“我不会呀!”陈海燕苦着脸道,“我最怕写作文了。”

哪知道杨艳贞的话还没完,她用力拍着林秀芬的肩,朗声道:“好同志,领导们说了,希望你再接再厉,以后只要投中一篇稿子,厂里就奖励你两块肥皂,当然你想换成红糖也行。不用找领导们批,你直接拿着报纸问后勤领就是了!”

社员们倒吸一口凉气,合着写稿子还是个细水长流的买卖!?农村里肥皂红糖就是硬通货啊,能当钱使的那种。所以现在林秀芬不是只会烧大火败家的新妇子,是能赚钱的准工人了?

谁料,杨艳贞又补了一句:“加油!以后厂里要招工,我一定推荐你!”

哗——社员们更加沸腾了!给报纸上写文章,还能招工!?社员们一个两个听得恨不得立刻把自家在田里野的崽子们揪过来,押着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杨艳贞扫了眼众人的神态变化,微微翘起了嘴角。国家从建国起开始组织脱盲,抚安县更是把扫盲任务交给了妇联。然而看不到希望的农民和工人们对识字并没有兴趣。反正识字也改变不了什么,何必费那个劲?

可杨艳贞刚才的话,向他们透露了个了不得的大事——只要能上报纸,就很有可能招工进城!进城当工人,无疑是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最高幻想,哪怕只有一丝丝希望,也让他们对此前避之不及的文化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林秀芬瞬间被有想法的社员们包围,大家七嘴八舌的打听起了投稿的细节。

王世虎看得半晌无语,报纸那么好上,二造至于敲锣打鼓的送一堆东西搞表彰么?人家二造那么多高中生都投不中,你们一群大字不识一箩筐的老农民,想什么屁吃!

达到目的的杨艳贞又勉力了林秀芬几句,便飘然而去。社员们则是围着林秀芬,一边听她讲解投稿的技巧,一边围观着她得到的稀罕奖品。厚实的棉衣居然是传说中灯芯绒面料的,不知道得值多少钱票;热水瓶上的大红牡丹可真好看!

林秀芬被社员们围得脱不开身,只得由王建业送杨艳贞出大队。竹水大队位于山谷中,拖拉机下来容易,上去却十分的费劲。杨艳贞不想给拖拉机手加负担,便跟在车后头,与王建业并肩慢慢往外走。

“今天厂里的表彰算得上大手笔了,一般情况根本不可能这么多。”杨艳贞一边走,一边对身边的王建业道,“我也不跟你邀功。是我替秀芬同志争取的,可大家主要是看在李厂长重视你的份上。也是对你转业回来后,兢兢业业工作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