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思瑶看着比昨天积极很多,哪怕看到熟人,都热情和人打招呼,热情推销东西的刘玲,知道她哪怕现在还有点不适应,不过假以时日,她一定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人么,不就是第一步有难度,一旦走出去,发现收益不错,厚着脸皮也能坚持啊。
刘雯觉得就在学校附近摆摊,生意绝对不会差,哪怕现在的学生没有后世孩子那么出手大方,但是只要他们手上有钱,看到吃的喝的,绝对会花钱。
再过个几年,孩子手上的钱多了,他们还能不花钱?
反正在学校附近开店的,也就是赚钱多少而已,刘雯看好他们。
董思瑶看着刘玲热情的和人吆喝,推荐东西,也是不由得松口气。
她知道要让刘玲做生意,会有很大的负担,可她也是没有办法,没有帮手,也想帮衬娘家一二。
纺织厂现在看着是不错,可是现在很多单位的效益也慢慢的不好起来,特别像纺织厂,是老厂子,厂里职工多,退休工人也多,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还有最为重要的是,厂里做的布料,质量真的不咋的,以前是计划市场,都是国企,都是凭圈购买,质量不好,也不要担心卖不出去。
可现在不一样了,这里的私人厂子不多,可是南边的话,有老外投资开的厂子,也有一些吃螃蟹的人投资开厂子。
质量好也就算了,重点是价格还便宜,不知道经过几手折腾的的布料,都比纺织厂的成本低,让大家选,当然选便宜质量又好,花色又好看的布料。
现在大家都不觉得这个有问题,反正厂子是国家的,总不能不管他们的死活,总归要给他们一口饭吃。
董思瑶不是这么想,一家厂子没有订单,国家会管,两家厂子的话,也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