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页

“于是……他便带着铁骑,连夜赶回了,那一天,整座京城都能听到城外数里外的马蹄声,也……也不知道是多少铁骑,然后,贤王便派人打开京城最大的城门,一直敞开着,他则是带着禁军去郊外接应了。”

赵戎嘴角一牵,只是这一次没再言语了,依旧安静倾听。

云娘轻轻吐了一口气,“不过后来,大将军和贤王都是孤身入城进宫的,兵马都留在了城外。”

虽然这些事,大多数是云娘的道听途说而来的,不过既然有风声传了出来,在朝野流传。

可能会夸大其词或过分曲解,但是也必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让人摸清着大致的形势。

约莫半炷香后。

赵戎心中默念:

大离朝堂,孤儿寡母,和两位武夫?

嗯,其中一个还是前两者的叔叔和小叔子……

很快,他抬目,询问道:“后来呢。”

云娘摇了摇头,“那几天的风声很奇怪。前些时候朝野还在传,说什么小太子年幼,又是要长于妇人之手,即使独孤皇太后贤惠有德,知礼守礼,可是也难免会让太子性格不妥,不适合守住太祖骑在马上打下来的疆土与皇位。”

“结果没过两天,文武百官、贤王,都一致的公开表示,只有太子适合继承帝位,他们全力拥护。至于大将军,则是没有了动静。”

“而且朝野的口风也一转,大家都说是小太子至孝,小小年纪就在先帝棺前痛哭的晕死过去。独孤皇后更是忍着病痛在大殿守灵,甚至三天不吃不喝,消瘦不已,十分憔悴。甚至有人说,是如此的至纯至孝与亲情,当日被贤王和大将军目睹后,让他们沉默了下来,最后默契的放下了矛盾,认可了小太子。”

“至于此前所说的小太子的成长,不是还有久经沙场的叔叔贤王在吗,可以多教导教导,与独孤皇太后一起教育幼帝。”

云娘轻轻一叹,顿了顿。

赵戎挑眉。

云娘继续道:“于是,后来没过几天,太子便众望所归的登基了,乱象便也过去了。不过,后来听人说,大将军在太子登基的前夜,突然离京了,没有参加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