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页

他这一路的阵仗早就吸引出街头巷尾的街坊邻居,听着房外的吹吹打打,按捺不足好奇的大家纷纷走出来,看热闹。

“是,没错,我是他大伯!”

看见是下属,当着他的面介绍起自己的此时身份,沈仲行脸上笑意更浓。

保录人显然也晓得上官的自豪,招呼着三位弟兄多用些劲,自己也大声喊道:“捷报贵府老爷沈弈,蒙潭州知府何,取中宣武十一年潭州府府试第一名!”

闻言,沈家围观邻里都被吓住,他们虽不识字,但听得懂那人讲的话,沈家有位读书人,考中第一。

那不就是沈家发了!

一个个脸上满是不可思议,沈家初来此地,家里有几口人都被扒了个一干二净,记忆好的邻里想起沈家人中,几位辈分长的男人都早已做活,个个体面,自己还酸溜溜过。

那辈分小的,也没几个,男娃子更只有一个,才十岁的年纪,以前还嚼舌根说他病弱,现在想起来觉得那是金贵的读书人跟他们泥腿子的不同!

有聪明些的转头回小屋,提些吃食或物,就来沈家拜访,剩下中脑袋拐过弯的,也紧随其后。

幸好沈伯言早有告诉,沈家人很是淡然,毕竟除了张氏都经历过当初沈伯言考中童生,按常例打赏给保录人和几位弟兄们不少铜板,接着不紧不慢地接待上门拜访的邻里,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一整个过程下来,就到傍晚,好久没这么累过的李氏,扶着略酸疼的腰,坐在木椅上,感叹道:“若是当家的也在,怕比我们还欢喜。”

当初沈大山倾全家之力供沈伯言读书,就是盼望着家里出一个读书人。

沈伯言孝顺得帮她揉腰,说:“放心吧,阿娘,早些得信我就托人去跟阿爹说,他在家应该收到了。”

“你爹那倔人,一把老年纪还在乡下惦记他的蜜蜂和小牛,我等会还要回去给他做饭呢。”张氏假装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