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页

不过恶意一闪而过,转眼就不见踪影,仿佛刚刚嫉妒的不是他们。

现在的沈弈若是童生还好,可黄夫子当着知县面夸赞沈弈“雪地背师”的故事早已传遍府城,众人皆传他尊师重道,重情重义。

正好逢渭太后七十寿诞,何知府把此事上报给朝廷,原本没有激起火花,可年幼的衡山公主在龙椅上玩耍时,发现他程上的奏折,还念给渭帝听,听的渭帝龙心大悦,下旨给沈弈颁一道“重情重义”的牌面,给渭太后的寿诞添份吉祥。

现在牌面还在京城,但沈弈的名头已然名扬四方,唯一让人遗憾的事,黄夫子没有等到那副牌面的来到,就离世了,幸好他离开时,是笑的。

总而言之,沈弈值得知县的夸赞,因此生员们的恶意也只是一时的。

在沈弈之后,知县又提问不少学子,有磕磕绊绊的,也有如沈弈一般流畅,无论如何都得到他的夸赞,没有厚此薄彼任何一位。短短的一场课,让所有人都开怀。

下堂后,知县也没有特殊与沈弈交谈,只道还有公文,先行告辞。这让沈弈隐隐松气,本以为是冲自己来的,幸好没有,他还不想单独面对这位知县大人。

有高于众人的名气,却没有相匹配的才华,往往会跌得很惨,沈弈如今只是个童生,他深知自己弱点,他现在不需要高调,需要低调。

除此之外,沈弈的内心中还有不自知的窃喜,像是躲过不想面对的事或者说是人。

其他还留着明伦堂的生员也有些诧异,他们也想跟沈弈想的一样,知县是借讲课之名,来慰问沈弈,毕竟对方刚得渭帝奖赏,没想到真就单纯讲课,这反而让生员们替沈弈可惜起来,毕竟是与一知县之长亲近的机会。

沈弈本人可来不急为自己惋惜,他还要应付从四面八方来跟他提前套近乎的人,好在林夫子的收留,他有居处为即将到来的下半年院试做准备了。

过年是在此起彼伏中渡过的,正式来到宣武十二年,新一年的县试依旧是在二月份,林氏私塾有三人参加,除了吴恙都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