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页

这些新学童中,年纪大则十一、二岁,年纪小的四、五岁,其实有不少幼童是当初跟沈弈一同在沈氏族学进学的同龄人生的。

他们十几二岁就早早的被家中人安排娶媳妇,成为主要劳动力,在土地里打交道。若是沈弈在那年纪成婚,他的孩子如今也能有四、五岁。

如今的沈弈,近些日子不是很好过,他十六岁中举,年少又富有盛名,府县里数不尽的媒婆都踏破家门口,给介绍婚事,令他烦不甚烦。

沈弈以自己刚为父守丧三年,暂无心绪顾及此事,可算是得一时的风平浪静。可走了媒婆,又来李氏,常在他耳边吹风,说成家怎么这么好,道沈仲行在地底下看他娶了妻子,也安心。

好不容易熬过新年,沈弈与家中人宣布自己不日要去江南游学的事,可是掀起一阵兵荒马乱。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考中举人的第二年就可前往京城参加会试,沈弈深觉自己见识不够,贸然前去,恐徒劳无功。他年纪尚幼,有大把机会,不若去江南一带见见世面。

沈家人纵然有千般不舍,一番激烈的内心思绪碰撞,也随沈弈去了,到离别的日子,行李什么都收拾的整整齐齐,不给他拖后腿。

“阿无,我虽不懂你去那么远读书为何,可你做的,那便是对的。”

在县城城门口,李氏悄然掏出一包不起眼的布袋,塞入沈弈怀中,沉甸甸的。

她忧心地叮嘱道:“天冷加衣吃饱穿暖,出门走大路别走小路,得空记得写信回来没空就不写了。”

沈家人的关切,让沈弈的心中不是滋味,这一刻,他有点后悔离开家中。可总归还是坐上玉辉马的背上,远行。

陪着他一同前往江南的是流星追月,买了一辆马车,流星驾车,追月看管行李。得闲沈弈回到车上时,玉辉马通人性,会跟在马车后。

千里行路至少要带银百两,书籍与生活用品。有时赶不及在日落前寻到附近的县城,在荒郊野岭中过夜,为了吃饭,还带上锅碗瓢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