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页

文渊侯是开国功臣,他与渭帝的关系匪浅,两人是自幼相识,后跟着渭帝打天下,建立不少的功绩。本人虽说是武将,但饱读诗书,和那些大臣的才学相比,不相上下。渭帝赐封号文渊,多少有点这样的意思在。

他也常年是渭帝身边的红人,光看他的食邑便知。

渭朝不实行分封制,最多给王侯将相们食邑,意味着受封之人不再享有土地的绝对统治权,只享有受封土地上耕地和人口带来的赋税权,即只享受这片土地带来的财富。

渭制:开国公、侯、伯、子、男五等带食邑:开国男三百户以上,开国子五百户以上,开国伯七百户以上,开国侯一千户以上,开国公二千户以上。

自一万户到二百户,共十四等。食邑数字只是虚衔,唯食实封才可以领取相应的银两,实封最多千户,少者百户,每户每月折钱二十五文,随官俸发给。

常规是食邑达到一千五百户才加食实封,但也有特例,是非常之荣宠。

文渊侯作为侯爷,实封的食邑有千户,正好达顶点。现在沈弈面前的他的宅子还是渭帝赐的,不要钱。

嗯不要钱这一点是最让沈弈羡慕的,渭朝开国快二十年,在渭帝的励精图治下,已经越来越繁荣了,百姓的生活变好的同时,京城的房价也在不知觉中高升。

沈弈来京前打听过了,一栋一进的平民小宅要一百五十两白银,还有靠近郊区的。在京城百姓坊靠近西市的二进屋子要四百两,王孙公子住的武定街等街道更是寸土寸金,直接翻上好几倍。

赴京的半个月以来,沈弈等人花了零零散散的钱财加在一块有五十多两,其中多是添置沿途感兴趣的物件,和游玩、吃食所用。剩下的银子不过四百余两,意味着沈弈若是买了靠近西市的那件二进的屋子就彻底没钱了。

他胡思乱想中,门房在进内院时,被人拦住了。

“小少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