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里的消息,会传到宫外来,到底是什么人所为,这点并不难想。那些人是想借着人言可畏,来逼帝后妥协低头,同意充盈后宫,只是时间问题。

起初百姓还只是觉得这事有些稀罕,之后一传十十传百,经过一个月,这件事的所有版本收集起来,都能够单独编成一本书那么厚。

“天底下哪里有男人不喜三妻四妾?何况是当朝天子,开枝散叶是帝王指责。可陛下与皇后娘娘久久没有孩子,按理很应该着急才是,陛下却反其道行之。”

如今茶楼或是酒肆乃至市井间,到处都有人在议论新帝死活不愿选秀一事。

一件事情从一百个人口中说出来,会有一百种不同的说法,此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听见有人说新帝不选秀的事,立刻就有喜欢听热闹的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

“你们可否记得陛下当初求娶相府嫡女,那阵仗,何等的奢华?就连婢子穿的衣裳都是天丝的,婚礼恢宏大气不说,细节之处更是能看出陛下的用心。”

话题扯到帝后大婚一事上,大家走有许多话,兴致勃勃地推敲起之后发生的事来。

“自然记得,那样的热闹,可真是百年难得一见。陛下对皇后,是爱如至宝的,你们说,陛下之所以不同意朝臣的提议,是不是因为皇后娘娘不允?”

此话一出,茶楼内一默,这个想法对皇后很是不敬,可这说辞最是合理。

如果不是皇后不允许,陛下怎会拒绝地如此决绝?事情从头到尾都不对劲。

事情传到最后,不知怎的就成了新帝对皇后情根深种,而皇后品性不贤德,为人善妒,是以不允许新帝纳妃。这罪名一扣下来,那就是影响了国运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