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年年犹豫的说,那边所有人都说你们那儿的话啊,那生活起来多不方便啊,而且你们吃的和我们吃的,好像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这话给乔治和本都传递了信息。

信息一,我关年年动摇了,对你们的国度有点意思。

信息二,语言和文化,我关年年过不去,那就不会鼓动家人甚至身边的人一起吹碰你们。

于是这两人开始免费教关年年学英语。

可怜关年年一个精通好几国语言的,还要装小白来学这些,跟人家在那里霸死、噎死的磨叽。

至于文化,他们就是一群野蛮侵略来着,文化嘛,牛仔?汉堡?开放?嗯……吐槽归吐槽,他们后来形成的西服文化,职场文化,还是影响非常大的,还有他们对于信仰和节日的看重,对家庭育儿的参与度,还真让关年年实打实赞同了一波。

当入冬后第一场雪下来的时候,乔治和本忽然来找关年年,希望她能帮个忙。

“我们需要比较多的皮毛,棉衣,厚布料和烧的炒货、炭,最好糖、面条、盐也多来点,不知道你能不能帮我们凑到,当然,如果数量够多,我们会给你,很多的报酬。”

关年年问是他们不够用吗:“只是你们那一车半车的人,都来我这儿过冬算了,都是朋友嘛,算钱干啥。”

一句客套话,把不知道客套为何物的外邦人感动得眼泪都要冻住了。

但还是和关年年解释了,不是他们几个人用,是想搜集一些,送去给贫困角落里的可怜人。

“我们之前去玩的时候,见过一些小孩,穿得很少,也很少吃糖,小孩子就应该快乐的生活……”这边诉说了一堆私货,就是他们国家怎么怎么滴。

关年年心想,这糖衣炮弹都炸过来了,她接了岂不是双赢?

农场可以自给自足后,她购物的机会都少了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