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页

武当山天柱峰西南二里,有一个小村,名唤豆腐村。

豆腐村自然以做豆腐出名,村里十户有七户靠做豆腐为生。

虽然豆腐家家能做,但能把豆腐做出各种花样来的,除了田老七,再无他人。

田老七其实并不老,今年三十来岁,只是不想被称为田七,才成了田老七。

田老七是远近闻名的做豆腐好手,不但做的豆腐口感好,而且会做豆腐脑、豆腐干、豆腐皮、炸豆腐、白玉豆腐,花样之多,让人眼花缭乱。

村里人都知道,田老七家豆腐做得好,多亏了田老七有个贤内助。

田老七浑家姓秦,是秦观的后代,称得上是了,但秦家家道早已没落,秦氏便便宜了田老七。

田老七人本就勤快,娶了如花似玉的娘子后,又添了个敏而好学的儿子。为了让儿子能上县学念书,田老七干劲儿越发的足了。

三月初二这天,正值紫霄宫庙会。

田老七起了个大早,和浑家一起做了一木桶豆腐脑,又炸了许多豆腐块,撒上咸盐,用竹签穿了,也装满一木桶。

天才刚刚泛白,田老七便挑起这两木桶豆腐制品,和浑家一起,赶往紫霄宫庙会。

豆腐村在山南,紫霄宫却在山北,相距不过五里多,但田老七得从天柱峰山腰绕行,山路得有七八里。

山腰这条羊肠小道,田老七自小便常走,已走了不下万次,自是熟悉无比,闭着眼睛也能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