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醉点头:“嗯,有这个打算,我想自己挣生活费。”
“应该不难,到时候可以去找家教,要是你英语能过关,可以给人当翻译。我建议你尽量多花点时间在专业上,少打点工,学好专业,以后做翻译要比你做家教赚得多得多。”常醒建议说。
“好,我会的。”陶醉满口答应下来。
常醒说:“我过几天就要回学校了。到时候不能和你一起上学了。”
“这么早?”陶醉吃了一惊。
“我们学校都是大一暑假才军训,得回去军训。到时候我可以来车站接你。”常醒说。
“好吧。”尽管有些失望,陶醉也只能接受现实,毕竟世事不会按照她的意志来转移。
常醒很快就离开了,不过陶醉也有好事发生,她的英文投稿有一篇中了,杂志社还给她发了三十块钱的稿费,这是她第一次赚钱,把她高兴坏了。
几天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到了,现在万事俱备,只欠开学了。
第61章 大学
陶醉拿到通知书后, 陶长明借此机会摆了几桌酒,请了亲朋好友来吃饭,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炫耀, 而是为了收红包。
早些年有人考上大学, 因为当时大家普遍贫困, 凑不齐上学的路费和生活费(虽然以前读大学是免学费发生活补助的,但上学的路费还是得自己掏), 所以亲友们会凑份子, 资助这个孩子上大学。后来这种习俗就保留了下来, 只要有考上学的, 都会用摆酒的方式通知亲友, 大家也都心知肚明,该掏钱了。
这跟结婚、生孩子、做寿之类的不同, 后者是谁家都会遇到的,叫人情往来,有来有往,升学酒只有能升学的人家才摆, 如果你家没有学习好的孩子,这钱就等同于白出了。陶醉并不想弄得这么夸张,只想请老师们吃顿谢师酒就好了,然而这事她做不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