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京畿数道,以及除了李成桂控制的以外的地方。
全部完全的有高丽中央王朝实控。
政令通达是一个国家大治的首要的先决的条件。
如果还跟当初王禑执政的时候一样,令不出宫门,那要想大治,根本就是在扯淡。
高丽的局势已经逐渐的平稳下来,之前因为缺乏粮食而带来的恐慌,也在郑长生的大力协助之下,得到很好的解决。
百姓肚子里有粮食,那就心不慌。
也或许是幼帝真的是受到上天眷顾的吧,之前高丽是连年受灾。
不是干旱就是洪涝的,娘年都没有个太平的年景。
现在竟然是风调雨顺。
百姓们图的就是这个啊,只要风调雨顺,他们就能安守土地耕种。
在农业为主导的小农经济社会里,解决好农民的问题是头等要事。
高丽的朝堂上实行了一系列的轻徭薄赋的政策,为农民减轻了不少的压力。
做完这些,那就要开始精兵简政了。
这是郑长生给李宁儿出的主意。
有两点意义,其一,借着这次的变革,精简掉崔恒的不少人马,但是同时高丽王直属的部队增加了不少。
给了崔恒一个空头的大将军的职务,这家伙有点摸不着北了。
反正全国的兵权都在自己的手里,就算是剪掉一些老弱病残的也无所谓。
是以,他是大力的支持。
其二,是为了征讨不听话的李成桂而做准备。
李成桂的不臣之心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新皇登基,他竟然不但不来朝贺,反而全军带孝,大哭高丽王王禑,还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