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青储饲料按时间送去,再多挖一个池子准备收红薯藤。”
在第一年卖青粮时,江枝就把那些嫩苞米杆砍成小节,用提前挖下的池子收了青储饲料。
自己只有两头牛显然是吃不了那么多青料。
等到驿站开始使用后,江枝就跟曹驿丞商量,用徐家村的青储饲料换驿站粪水。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在徐家村畜牧业还没有建立起来时,还得靠驿站来往的客人们提供肥力。
田贵和徐根有又把几户流民的安排说了。
来徐家村的流民一共四家,除去马家早在药坊,黄家跟江枝签下十年契书,另外还有两户流民需要安置。
这些流民需要土地耕种,需要地基修房。
虽然现在帮江枝家修房能管吃,租住在别人也用不了多少钱,但总不是长久之计。
等收粮后就需要腾地,现在就得计划出来。
江枝问过,这两户人家愿意租地当佃农,不愿意当长工,若有活打短工也行。
这就意味着需要给两户人家分出部分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