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带一个孩子是带,几个孩子也是带,不磕着碰着,不冷着饿着就行。

这当然明显有徐根生的私心。

刚开始时他一心想分家,可死去的爷爷留话,兄弟俩不许分家,家分不成,徐根生就明晃晃用自家哥嫂。

李二嫂照看几个孩子,作坊每月补贴五十文,给小孩子煮粥加餐。

每个孩子家里再交三十文,她一月就能挣一两百文钱。

于是,在朗朗读书声的学堂旁边,又多一群咿呀婴童。

两处房不在一个平面。

当时为了保留学堂里有一个可以开会说事的场坝,两间办公室就修在学堂下方的地里,两处相差两米高,相互不会影响。

大香小香进学堂时,可以先把南南送进小小班,然后自己上课,放学再去领回来。

以后其他需要带弟弟妹妹的孩子,也可以这样寄存,不影响自己的学业。

合香上完一年学,勉强可以识完《三字经》等四本书,也会一些简单数学,算是顺利毕业。

她到徐家村整整一年半,现在年纪十四岁,可以学着制药了,于是每天跟着巧云去药坊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