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这些海盗素来喜欢将东南沿海的各处岛屿作为补给站。
而台湾作为最大的岛屿,本身又有淡水资源,自然最为合适。
像颜思齐、林凤和郑芝龙等海盗,都将台湾作为据点;
他们利用台湾特殊的地理位置,来对抗大明的‘海禁’。
如今,台湾已成了我大明与倭国的贸易中转站。”
马士英听罢,皱起眉头道:
“十五不征之国可是写入了《皇明祖训》。
如果驸马爷想收复台湾,就需越过它。
这倒需要好好思量。”
王国梓闻言,悠悠的道:
“这个不用多虑。
太祖当初是汲取元朝的教训,认为他们穷兵黩武,哪里都想吞并;结果因胃口过大,终将自己给撑死了。
而且,那十五个不征之国,在世人眼中一直是不毛之地,‘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虚名,自弊中土。’
可以说,太祖的这本经济账,在当时确实没错。
但时移世易,如果将它们收复的好处远远大于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相信他老人家也会乐见其成。
再说了,太祖也明确说过:
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
如今,西夷人已经在台湾岛上建城殖民,严重威胁我大明海疆安全。
所以,台湾是一定要征讨和收复的;收复后,还要设置州府,对其进行管理!
放心吧,这次征讨的花费,不用户部出钱,我来想办法!”
马士英一听不用户部出银子,立马不再反对。
现在,户部的所有资源都倾斜在编制黄册和鱼鳞册上,已经抽不出银子支持这一场战争了。
此时,吴珄又想起另一个问题:
“监国,即便台湾岛有荷夷侵略,如果我大明没收到对方救援的国书,似乎也没理由出兵。”
“这个不用担心。
吴阁老,你让鸿胪寺联系下琉球尚氏,让他们赶紧出一份国书,请求我等发兵赶走入侵的倭人。”
吴珄闻言,有些迟疑的道:
“监国,台湾可不是琉球尚氏在管辖。
咱们让他们出国书,合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