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拍马疾驰,沿着山中小道快速前行,孙悟空等人见状紧随而去。
当师徒几人来到山中一座巨大的道观外时,纷纷露出惊喜之色。
只见观众楼台飘渺,松竹清傲,当真是清虚人事少,寂静道心生,果然是仙家之所。
玄奘下马观看,山门左侧立有一座石碑,碑上刻有十个大字: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
四人进了山门,又见二门处一副对联,上书: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
孙悟空见状大笑了起来,“这道士说大话唬人!俺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那太上老君门首也不曾敢如此说话。”
四人刚刚进入山门,便见到两个道童匆匆走出大殿,躬身相迎:“贵客临门,有失远迎,请进!”
几人闻言甚是高兴,跟在两位童子的身后走进了大殿之中。
殿中正墙上挂有五彩装成的“天地”二字,下面是一张朱红雕漆的香案,案上有一副黄金香炉和整理好的香束。
玄奘师徒上前捏香注炉,拜过三拜,开口问道:“仙童,你五庄观为何不供养三清、四帝、却只将香火侍奉‘天地’二字?”
两位道童闻言顿时笑了起来,露出一丝自豪之色,“不瞒贵客,此山唤名万寿山,我师尊五庄观观主道号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
“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耀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
“这‘天地’二字,‘天’字勉强能当,‘地’字还不敢受我师尊的香火,是家师谄佞出来的罢了。”
一听道童所言,一旁的孙悟空顿时大笑了起来,“你这童子,真是会吹牛,令师何在?不如出来叫俺老孙瞧瞧。”
两名童子并不在意孙悟空的嘲笑,只是淡然说道:“大天尊降贴请家师去上清天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去了,并不在家。”
随后看向一旁的玄奘,齐声问道:“敢问师父可是大唐往西天取经的三藏法师?”
玄奘回礼笑道:“贫僧正是!仙童怎会知我法名?”
“家师临行前吩咐弟子接引,不期师父转瞬即来,有失远迎,师父请坐,待弟子奉茶。”
二童拜别唐僧,回房拿了金击子和丹盘,又在丹盘上垫一方丝帕,来到庄中的后院。
没过一会两人再次回到前殿,将盘中两枚手足俱全,五官皆备,婴儿状的果实奉与玄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