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笑傲江湖(新历 四)

“方阁老昨夜还在称病。”

丘成云上前半步,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带着一丝嘲讽:

“这会儿倒是健步如飞。”

方从哲恍若未闻,视线黏在易华伟眉间那道浅疤上——太庙藏本《洪武实录》记载,太祖北伐时曾被流矢擦伤此处。更令他毛骨悚然的是,当易华伟目光扫来时,袖中那份弹劾“妖人惑众”的密奏突然变得滚烫,羊皮纸边缘竟无端泛起焦黄。

“方阁老。”

易华伟开口,声音不疾不徐,却让三十步外的侍卫们同时绷直了脊背。

方从哲膝盖重重砸在雪地上。这个平日连皇帝都敢敷衍的老臣,此刻额头紧贴冰砖,官帽歪斜露出花白鬓角。雪水浸透了他的膝盖,刺骨寒意却比不上心底涌上的恐惧。

易华伟缓步走近,鹿皮靴碾碎积雪发出细碎声响。当阴影笼罩头顶时,方从哲嗅到一缕松香,其间混着铁锈般的腥气。偷偷抬眼,恰见对方右手垂在身侧,修长手指上沾着一点朱红。

“听闻阁老精研《洪武正韵》。”

玄色衣摆停在方从哲身前,金线绣的云蟒纹在阳光下微微发亮:“你可知太祖皇帝批阅奏章时,最爱用哪种朱砂?”

方从哲喉结滚动。这个问题来得蹊跷,但他浸淫朝堂数十载。脑子急转,回道:“回…回大人,是辰州血砂。掺南海珍珠粉,遇光则现金芒,故太祖批红与众不同……”

“错了。”

轻飘飘两个字让方从哲如坠冰窟。易华伟抬起右手,指尖那点朱红在雪光映照下竟泛着金属光泽。

“是云南陨铁砂。”

手腕轻转,一滴朱砂坠落在雪地上:“研磨时需用华山玉泉之水。”

“嗤——”

朱砂接触积雪的瞬间,一缕青烟腾起。方从哲瞪大眼睛,看着那抹红色在纯白中蔓延,眨眼间烧出碗口大的窟窿。火焰不是常见的橙红,而是诡异的青白色,无声无息地蚕食着三尺厚的积雪。几个胆小的官员倒吸凉气,礼部侍郎甚至踉跄后退撞倒了身后的旗杆。

当火焰熄灭时,地面上露出黑黝黝的玄武岩地砖。方从哲匍匐向前,官袍拖过焦黑的雪水也浑然不觉。砖面阴刻的“甲申年腊月,燕王献”七个字映入眼帘时,他浑身血液仿佛凝固——这正是他年轻时在秘阁档案中见过的笔迹!

“这…这不可能……”

通政使杨嗣昌挤到前排,山羊胡子剧烈颤抖:“甲申年地砖怎会埋在这里!”

“杨大人慎言!”

朱载壡突然厉喝。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亲王由两名侍卫搀扶着,浑浊老眼中却迸射出精光:“成祖年间的工部档案记载,太和殿前广场曾于永乐元年重修。”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几位翰林院学士交换着眼色,他们比谁都清楚“燕王献”三字在甲申年(建文四年)出现意味着什么。年轻的给事中汪文言刚想开口,就被身后伸来的手死死拽住——他的座师、东林元老邹元标微不可见地摇头。

“妖术!这是妖术!”

尖利的喊声打破沉寂。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张鹤鸣冲出人群,乌纱帽翅因剧烈动作不停摇晃,袖口露出半截黄符纸,指着易华伟大声喝道:“列位同僚莫要被这等江湖伎俩所惑……”

声音突然戛然而止。

易华伟依然站在原地,右手保持着虚握的姿势。三丈开外,张鹤鸣的乌纱帽突然炸裂,碎帛纷飞中露出光秃的头顶——上面赫然浮现出血色莲台纹!

“白莲教九品莲台印!”

骆思恭失声叫道,右手已按在绣春刀上。他身后的锦衣卫齐刷刷上前三步,却在易华伟抬眼时集体僵住,仿佛被无形的力量钉在原地。

“万历二十二年,你奉山东布政使之命剿灭白莲教。”

易华伟指尖轻弹,一缕紫气破空而去,精准没入张鹤鸣眉心:“却私放其圣女,换取黄金千两。可有此事?”

张鹤鸣瘫软在地,官服下摆漫出深色水渍。他想辩解,却发现舌头僵直如铁,只能发出‘嗬嗬’的喘息。腥臊气味在寒冷的空气中弥漫开来。几位站在附近的官员不约而同地后退几步,脸上露出嫌恶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