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笑傲江湖(大朝会 上)

随着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响起,只见一队侍卫押着几人走进了大殿。

易华伟拍了拍手:

“山西平阳府常平仓大使王禄,亏空粮一千二百石。”

“浙江宁波府同知赵德安,倒卖赈灾粮。”

“湖广押粮官周世昌,以次充好。”

皇帝的声音冰冷:“今日午时,西市行刑。家产充公,九族流放琼州。”

赵德安突然挣扎起来,铁链哗啦作响:“臣冤枉!”

“冤枉?没有确凿证据,你以为锦衣卫敢拿你?”

易华伟抬手示意,侍卫立即用铁尺击打赵德安膝窝。骨骼碎裂声伴随着惨叫回荡在广场。

群臣鸦雀无声。

唯有赵德安断断续续的哀嚎在梁柱间回荡。刑部尚书王弘诲垂首盯着朝靴接缝处的金线,喉结上下滚动,袖口下的双手死死攥住笏板,指节泛出青白。

新晋庶吉士周应宾的目光刚触及赵德安扭曲的面孔,便如遭火烫般猛然低垂,冷汗顺着脖颈滑进衣领。

“杨侍郎。”

礼部右侍郎突然用袖口轻碰身旁同僚,声音压得极低:“去年你经手的漕运改道.账目可都平了?“

被唤作杨侍郎的官员浑身一颤,手中象牙笏板险些滑落,强撑着挤出冷笑:“张大人说笑了,下官一向奉公守法。”可话音未落,两人余光瞥见锦衣卫指挥使面无表情地往这边扫了一眼,瞬间如坠冰窖,再不敢多言。

易华伟轻轻抬手,几名侍卫将三人拖了下去。

易华伟从龙椅上站起身,衮服上的日月星辰纹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今日,朕有几件事要宣布。”

他的声音平静,却让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寒意。站在后排的一名六品主事突然腿软,差点跪倒在地,幸好被同僚及时扶住。

随着易华伟话音落下,礼部主事张显宗带着四名小太监,抬着一个沉香木匣从文渊阁方向快步走来,靴底踏在青砖上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显宗跪地呈上木匣。

易华伟接过王承恩递来的鎏金钥匙插入锁芯。木匣开启的瞬间,一股霉味混着樟脑气息扑面而来。

孙慎行突然踉跄着扑跪上前,官帽都歪到了一边。颤抖的手指刚触到卷轴边缘,就被丘成云一脚踹开。

“退下!”

丘成云冷喝一声,蟒袍下的铁靴碾在孙慎行手指上:“这也是你能碰的?”

“这……这真是洪武原本!”

都察院左都御史曹于汴突然踉跄着向前跪爬两步,颤声道:“臣在南京国子监见过摹本,这血渍……这装帧……没错!”

面色突然惨白无比,盯着法典扉页上“凡官吏贪墨六十两以上者,剥皮实草”那行字,袖中的手不由自主颤抖起来。

工部侍郎李梓突然重重叩首:“陛下!《大郜》严刑峻法,恐非盛世所宜……”

“徐爱卿。”

易华伟打断他,手指轻抚法典上的一处血渍:“知道这是谁的血吗?”

不等回答,他自顾自道:“洪武十八年,户部侍郎郭桓贪污案发,太祖皇帝亲手用这本法典砸碎了他的天灵盖。”

崔呈秀的膝盖突然一软,官袍下摆浸出一片深色。

易华伟接过典籍,目光扫过群臣,沉声道:

“即日起,恢复《大郜》‘六条禁约’……”

他的声音不大,却在广场上清晰回荡:

“其一,官吏贪墨六十两以上者,剥皮实草。

其二,私藏田亩不报者,全家流放。

其三,商贾哄抬物价者,斩立决。

其四,科举舞弊者,三代不得应试。

其五,军士冒领饷银者,枭首传示九边。

其六,妄议朝政者,舌钳之刑……”

易华伟突然将法典掷于案上,‘砰’的一声闷响惊得几个官员一哆嗦。

“知道为什么找回来的是残本吗?”

他指向典籍缺失的角落:“永乐年间,有个御史建议废除《大郜》,成祖皇帝用撕下的书页塞进他喉咙,活活噎死了他。”

广场上的呼吸声几乎停滞。

角落里,新任医部尚书平一指突然出列:

“臣请陛下明示,法典中可有医药相关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