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局势再艰难,大不了发动天下百姓,同仇敌忾,共御外敌。
就像那北京保卫战时,所有人为了抵御外敌,拧成一股绳去战斗。
朱元璋想着想着,视线不由自主地向天幕看去。
他也很好奇,后人口中的永乐大帝朱棣,到底能不能给大明逆天改命。
......
【反了!全都反了!】
【滔天怒火,在你胸腔炸开。】
【带着当年靖难夺位的狠厉,你咬牙切齿。】
【朕的江山,朕亲手从侄儿手里抢。】
【不!打下来的江山,岂容竖子败坏至此。】
......
崇祯年间。
朱由检嘴角泛起一抹苦涩的笑意,那笑容里满是无奈与悲凉。
他怎么就变成了永乐大帝朱棣口中的“竖子”。
他接手明朝的时候,就是一个烂摊子,已经是内忧外患的局面。
内有政治腐败,东林党和阉党之间如同两条争斗不休的恶犬,互相倾轧,争权夺利。
整个朝堂,被他们搅得乌烟瘴气。
为了整顿朝纲,他耗费了无数心血,终于铲除了魏忠贤一党。
本来以为朝堂能清明,可是东林党又开始整日争论不休。
而外部,女真族不断入侵明朝边境,边境的百姓苦不堪言。
再加上各种天灾不断,导致饥荒严重,民间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这样惨绝人寰的景象。
百姓活不下去,于是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为首的农民起义军不断壮大。
他们多次攻城掠地,严重动摇了大明的统治基础。
为了应对农民起义和满洲的入侵,朝廷不得不投入大量的军费。
可国库早已空虚,又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朝廷只能不断加重税收。
百姓不堪重负,越来越多的人被逼无奈,加入了起义军,使得农民起义的规模继续扩大。
朱由检何尝不知道,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一个无解的死局。。
可是,他已经到穷途末路的阶段了。
还好他从天幕中得知,还可以抄几个宗亲来充实国库,来解燃眉之急。
可他还是对明朝未来感到很是绝望。
于是,他的视线急切的投向天幕,眼中也闪过一丝期待。
他想知道永乐大帝朱棣,能否有解决这个困局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