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昊嘉当然知道周不凡的想法,就是用一封又一封的捷报把自家的声势造起来,让那些有想法,不甘心的人老实下去。所以他看完文书后直接说道:“就按照周先生说的办!”
不过消息最先传到的地方不是宫外,而是后宫!宫里的众人听到刘昊嘉靠着不是圣旨的圣旨就得了四座城池的归降,喜悦可是大于惊讶!因为这意味着刘昊嘉有可能坐稳江山,他们的也不必再提心吊胆的担心再有军队杀进宫里来!
而当消息传到郑太后那里时,他正在训斥睡眼惺忪的泰昌帝。当她听完消息之后,她干脆也不想再训斥泰昌帝了,而是转身对张皇后说道:“孩子,先帝的这位兄长是个念旧的,只要我们没有旁的心思,以后过上富贵安闲的生活一点儿都不难!所以呀,今后你也不要想其他的事,就看着这个孽障,让他继续吃喝玩乐就可以了!”
听到这话泰昌帝隐蔽的翻了个白眼没吱声。而原本怔怔的张皇后则苦笑着说道:“放心吧,母后,儿臣知道了!”
可是郑太后听到“母后”的称呼后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叹了口气说道:“别再称呼哀家母后了,这称呼改了吧!”
当消息传到京师当中的时候更是影响巨大!首先,那些一直在恐慌中的普通百姓心中就安定了许多。他们觉得或许这次的捷报来了,也许这个即将登基的新皇帝真能站住脚!
对这些普通百姓来说,谁当皇帝根本就是无所谓的事情。反正五轮谁当皇帝,他们都得磕头交税!只要这个新皇帝不多收税,能让他们过上安定太平的生活,那这个皇帝就是个好皇帝!如今有人连续的向这个新皇帝投降,说明太平日子也许真的就要来了!
消息传到那些文官中的时候,也同样让他们很振奋!对他们来讲,只要能给他们官帽子,同样是无所谓谁时皇帝!所以已经有不少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开始琢磨着如何上一道贺表!
至于为什么只考虑上贺表,那是因为做实事多辛苦啊!提笔写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来博人眼球多简单!而且做事情多辛苦,还容易被人挑毛病,写文章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当消息传到武官耳朵里的时候,这些武官同样有些振奋,但是理由却和文官们不一样!因为武官的天生就是慕强的,能让大明的主力边军主动投降,可见这个皇帝是有些本事的!
同时这些武官们也是看过史书的,都明白一点,开国皇帝一般都比较重视武人,所以他们现在都想着这个新皇帝会不会重视武人?若是如此的话,也省得自己给皇帝磕完头,还要给文官磕头!
等到消息传到勋贵那里就不是好消息了!因为这些勋贵清楚的知道一件事,哪怕是他们跟刘昊嘉再有交情,关系再好,只要他当了皇帝之后,也绝不可能留下一群前朝的勋贵!所以这些与国同休的勋贵好日子结束了,而且说不定为了彻底清算前朝的余孽,说不定会最先拿勋贵开刀!谁让这些勋贵家中很有钱呢!
但是不管怎么说,消息传出来后,整个京师都彻底安静下来。百姓们知道战争已经远离了京师,至少是现在远离了,所以一个个都放心大胆出来讨生活,街面上很快就恢复了繁荣。
而百官们则加紧的串联,努力想要在新朝里面给自己找一个位置。而勋贵们干脆闭门不出,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这时又有一个消息在百姓中如同惊雷一般的传开来,那就是今天新皇帝准备举行登基大典了!这让百姓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但是他们都觉得这应该是件好事!他们只是按照他们朴素的想法,有了新皇帝就不会再打仗了!
但实际上这个消息早在官场之中传遍了,没有人不知道。这些官员们已经都准备好了朝服,准备到时候挤进参加大典的队伍当中去!
随着时间推移,百姓们愈发的肯定了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因为大批的火铳兵出现在街道上。尤其是皇宫外面那条主路已经密密麻麻的站成了人墙,甚至在高处都有士兵在值守!看这架势只可能是皇帝要出门了!
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证明就是,大批的官员穿着最隆重的朝服聚集在皇宫门外。百姓们从他们的下人口中得知他们的主家就是要去参加禅位大典的。所以百姓们口口相传,很快整个京师极其周边都知道了这个消息!所以已经有不少胆大的百姓走到街边来,站在火铳兵身后想看个热闹。
就在刘昊嘉忙得昏头涨脑的时候,身边的侍卫急不可耐的催促说道:“王爷,您得赶紧更衣了!咱们还要赶到天坛去,要不然时间怕是来不及了!”
这时刘昊嘉和周不凡等人才从讨论中清醒过来!刘昊嘉看了一下身上的便服,苦笑一声说道:“赶紧更衣吧!这大店中也没有外人,就在这里吧!”
侍卫王爷纷纷上前,帮他把外衫脱掉,露出里面的中衣。再让他坐下后,几个侍卫将内衬用套盔甲的方式套在他身上。然后肩,背,手臂再用皮带扎紧。同时还有侍卫将他的鞋袜脱下,换上登云履。
等他穿好了鞋和内衬站起身来,另有侍卫扯着龙袍帮他套上,随后系上玉带。然后再坐下后,由侍卫帮他挽好发髻,带上朝天冠,再用一根金簪将朝天冠别上。等刘昊嘉再起身,侍卫捧来天子剑挂在他的腰上,又用玉佩挂在腰间压住袍角。
这一番动作说起来容易,但实际做起来很难!因为那龙袍可不是一件衣服,而是五件。而且每件的穿法还不一样。就连天子剑和玉佩的位置都有明确的要求,所以是用足足忙了一刻钟才算是彻底完工!
这时刘昊嘉站起身来,左手扶着天子剑,右手扶在腰间挺身而立!看上去果然是英武非凡!
刘昊嘉当然知道周不凡的想法,就是用一封又一封的捷报把自家的声势造起来,让那些有想法,不甘心的人老实下去。所以他看完文书后直接说道:“就按照周先生说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