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奏的几个大人根本没什么正事儿,就是给他父皇拍马屁的。
有人说他父皇在此次秋猎中勇武霸气,颇有太祖之风。
有人说他父皇是有道明君,上天感其贤明降下福泽,秋收时节全国上下一派丰收盛景。
有人说他父皇治国有方,才有了大宣海晏河清的盛世。
……
几人恭维了足有一刻钟的时间,荣晟泽惊奇的发现他父皇竟然没发怒,还心情很好地回了两句。父皇不是最讨厌这些没意义的话了吗?
恭维已毕,就该说正事儿了。
秋收过后,当下最重要的事就是征收秋税,这本也是有章程可循的,可偏偏就有人想要生事。
户部尚书上奏说夏税比预期的少收了两成,致使国库空虚,各处用度不足,建议加税。
这话一出,“心系百姓”的官员们就站了出来,诉说百姓的不易、历数苛捐杂税的危害,誓要阻止此事。
“心系朝廷”的官员也不甘示弱,历数税收的重要性,税收不足,朝廷的运转都要出问题的,朝廷乱了,百姓更没好日子。
还有两边和稀泥的,既同情百姓的苦难,也理解那些维持朝廷上下运转的官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结果长篇大论完了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全是废话。
加税的事百官们足足争了一个时辰,争到最后一个个脸红脖子粗的,眼睛大的如铜铃,朝堂上热闹的如同市场。
荣晟泽在上书房最讨厌一位老翰林,这人古板严谨的要命,动不动就说“有辱斯文”,此时却同别人争得热闹,疾言厉色,那话连珠炮似的往外轰,连带着下巴上花白的胡子一抖一抖的,实在算不是斯文。
荣晟泽大开了眼界,这与他想象中的朝堂差了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