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算了一卦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大军围困北平时,朱高炽能够坚守下来,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十二月的严寒天气。如果时间再往前推移,北平恐怕就难以守住了,而靖难之役最终是否能够取得胜利也会变得扑朔迷离。

此时,朱楩和朱柏的身后还有一人,这个人便是都快被他的皇帝遗忘了的方孝孺。方孝孺原本是当今皇帝派到朱楩身边监视的忠臣,但由于朱楩的绑架行为,他直接被扔进了后勤队里。

起初,方孝孺展现出了文人的傲骨,无论遭受怎样的磨难都不屈服。然而,随着他与岷海卫的将士们不断接触,他的看法逐渐发生了改变。此刻,当他目睹眼前昆明府的景象时,心中不禁涌起无尽的感慨。

而朱允炆实际上早就认为方孝孺已经英勇地为国捐躯了,他对方孝孺的忠诚从未有过丝毫的怀疑。因此,当他得知朱楩带领着人马逃走时,他的第一反应便是方孝孺要么已经惨遭朱楩的毒手,要么就是自行了断了。

然而,朱楩并没有对方孝孺痛下杀手,反而是将他五花大绑起来,并一直带在身边。而此时的方孝孺,这位一直以来对朱允炆忠心耿耿的臣子,在亲眼目睹了这繁华的昆明府以及云南百姓们那家家有肉吃、人人有活干、户户有钱拿的美好生活后,内心深处却悄然发生了许多微妙的变化。

朱楩回头望见正骑着马四处张望的方孝孺,便缓缓地降低了马速,逐渐靠近过去,然后开口问道:“方先生,觉得本王治理下的这座昆明府,与您所推崇的那些所谓大道治理下的州府相比,究竟如何呢?”

方孝孺慢慢地收回那种难以置信的目光,他轻咳了两声,似乎想要掩饰自己内心的震惊。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地回答道:“殿下既有如此卓越的治国才能,为何还要做出如此叛逆之事呢?若是殿下愿意回到朝廷,陛下必定会对殿下委以重任,让殿下得以施展才华,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

朱楩听了方孝孺的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他轻声笑道:“哈哈,方先生的幽默风趣真是不减当年啊!委以重任?难道就是要本王去捉拿自己的亲哥哥吗?咱们彼此心里都很清楚,又何必再演这出戏呢?”

方孝孺听到朱楩如此直白地说出这番话,不禁有些尴尬。他低下头,沉默不语,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朱楩见状,继续说道:“方先生可知道本王还有一项特殊的本领?”

方孝孺闻言,心中有些诧异,他抬起头,看着朱楩,疑惑地问道:“未曾听闻。”

朱楩嘴角的笑容更浓了,他缓缓地说道:“本王在绑你之前,其实就已经算过一卦了。卦象显示,你在三年之后必定会遭遇一场血光之灾,而且这场灾难将会是抄家灭族的大劫。但是呢,本王也知道方先生乃是我大明读书人的楷模,所以本王心生怜悯,想要救你一命。”

方孝孺一脸狐疑,满脸都是“你骗谁呢”的表情。他心里很清楚,算卦这种事情,虽然他是相信的,但也绝对不可能相信一个从来不信道、不信佛的人来给他算卦。

“殿下何时学了算命这门技艺呢?而且,我可从未给过殿下我的生辰八字,也未曾摇过签,难道殿下是通过看面相来给我算卦的吗?”方孝孺直接问道。

朱楩听了方孝孺的话,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笑了起来。他看着方孝孺,缓缓说道:“方先生,若是你不相信本王的话,那本王可以给你一个自行选择的机会。如今你既然来到了昆明府,也看到了我这里的情况,你可以选择留下来,在我这里待上三五年,沉淀一下自己,顺便也能避开你的血光之灾。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回去继续效忠你的太孙。不过,三年之后,你的命运如何,恐怕就不是本王能够左右的了。”

朱楩说完,便不再理会方孝孺,而是轻轻地夹了一下马腹,催动马匹向前走去。听着朱楩语气自信肯定,方孝孺一时间还真难分辨这岷王朱楩到底是在骗他还是真的算出他有血光之灾。

朱楩等人回到王府后,终于迎来了一段难得的休整时间。这段时间里,他们可以放松身心,恢复体力,为他接下来要做的大事养精蓄锐。

朱楩之前让张紞种下的红薯和辣椒,经过几轮的丰收,已经成为了云南地区的重要农作物。百姓们对红薯的食用方法已经非常熟悉,但对于辣椒这种新奇的作物,却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利用方式。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辣椒在作为耕牛饲料方面却表现出色。吃了辣椒的耕牛,耐力和兴奋程度都有显著提升,这让农民们对这种作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这两三个月的休息时光里,朱楩并没有闲着。他除了致力于开发多种以辣椒为主的新菜品外,还召集了许多工坊的老技术骨干们,共同研究新的设备。这些新设备将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目前所使用的燧发枪已经基本能够满足他的岷海卫将士人手一把的需求了。现在,生产枪械的工坊正在全力以赴地进行新枪的生产工作,以确保能够及时为士兵们提供足够的枪支,以便进行更换。

然而,朱楩心中有着更为宏大的目标——研发便携的火炮。这种火炮与他在电视剧中常见的迫击炮颇为相似,但实际上,要制造出真正实用的迫击炮并非易事。迫击炮对炮弹和炮管的要求极高,而朱楩之前并未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

因此,朱楩决定召集那些已经钻研了两年火药与枪械的老工人们,共同探讨迫击炮的研发问题。他深知,要想成功制造出这种火炮,单凭他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工人,他们对火药和枪械的了解无疑会为这个项目带来宝贵的见解和建议。

当然,朱楩并没有奢望能够一次性就制造出完美的迫击炮。毕竟,这样的技术难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攻克。如果迫击炮真的如此轻易就能制造出来,那他恐怕早就可以凭借这一利器去征服世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