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两样东西,她现在都没有,只能凑合。
不过,对连耀来说,这已经又是令他喜出望外,食欲大开的美食了。
回家的路上,他取回了三个馒头。
“吃不完明早煎一下。”
姜芙估摸了一下二人的食量,觉得至少还能剩下一个。
“行。晚上我弄点菜回来。”
连耀已经跟副食店那边打过招呼,虽然只有白菜土豆这些最基本的菜,但各有二百斤,也能吃一阵子。
午饭又吃撑了。
连耀站起来,再次主动收拾碗筷。
他必须得干点活,消化消化。
姜芙挺满意,希望连耀能保持这个习惯,那么她也乐意在伙食上多用心,你好我好大家好。
这一天过去,波澜不惊。
不过,也有小插曲就是了。
就是下午的时候,姜芙影影绰绰地看见有几个人站在不远处,隔着一排小叶女贞,朝她家里张望着。
等她走出去,那些人都不见了。
但姜芙留意到其中一人梳着两条大辫子,看身形,依稀是陶三娣。
才建国没几年,女同志们普遍还遵循着未婚姑娘梳麻花辫子,已婚女性把头发盘在脑后,或者效仿解放区的女干部,直接剪短到肩膀以上的习俗。
所以,扎大辫子的未婚姑娘在驻地里还是比较少见的。
所以姜芙猜测,那就是陶三娣。
也不知道她想干嘛。
“三娣,那就是连团长的爱人吗?有树挡着,我都没看清。”
“就是啊,咱们跑什么,直接进去找她唠唠嗑呗!”
“真的好白啊,一定是城里人。”
几个女同志七嘴八舌地说道。
她们和陶三娣年纪差不多,也都刚结婚不久,丈夫多为连长或者营长。
因为陶三娣是团长的外甥女,所以平时还挺受众人的巴结。
陶三娣气得跺脚:“什么爱人,都是包办婚姻,那都是封建束缚,是糟粕,是余毒!”
这些词语,是她来了驻地以后学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