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大半个家属区都知道了两件事——
第一,那位最年轻的连团长早在建国前就结了娃娃亲,刚把媳妇接到身边。
第二,他老丈人是资本家,没儿子,就这么一个闺女,他那个媳妇恐怕和他不是一路人!
关于第一件事,那没什么好说的。
娃娃亲,这时候并不少见。
其实,当天有不少人都看见连耀确实开着部队里的老吉普去了镇上。
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哪知道竟是接媳妇。
关于第二件事嘛,就十分值得大家闲磕牙了。
县城乡镇的小富之家,如果只有一个独生女儿,那都宝贝得很,何况大城市里的资本家?
那资本家为啥早早就相中了连耀,把唯一的女儿嫁给他?
慧眼识人?
奇货可居?
要说男女思维就是不同。
女人们还在讨论姜芙长得漂不漂亮,能不能干活,会不会跟连耀过长久,男人们却都已经想到连耀的老丈人当年是不是在效仿吕不韦了。
也是很有意思。
总之,姜芙的名声有点不太好。
而她作为话题的当事人,正在指挥连耀收拾地窖。
听说家里有地窖,在亲眼看过之后,发现地窖还挺大,姜芙高兴地在原地转了两圈。
其实,连耀不太明白,一个地窖而已,她为什么这么开心?
但她开心,总比她不开心强!
姜芙当然开心!
要不了多久,就是计划经济时代了,米面油布盐糖等物资全部按人分配,每人每月固定就那么多。
早早吃没了?
抱歉,等下个月吧。
家里虽然只有他们两个人,吃不了太多,但姜芙还是想着,未雨绸缪,稍微提前囤一些能放比较久的东西。
像菜干,山货什么的,放在地窖里存储。
东北干燥,只要平时注意通风,粮米轻易不会发霉,放上一两年也不碍事。
一边吃,还得一边攒,慢慢想办法应付未来那三年大饥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