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张鲁不死心,即便打脸也要死撑!

“不过我们也不能坐视不管,我们要全力以赴做好迎战的准备。

尽管张鲁最终很有可能直接不战投降我们,但是我们也要做好战斗准备。

只有做两手的准备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否则对于我们来说随时都有可能让张鲁逃跑。

这对于我们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张鲁虽然找不到外援,但是张鲁并不绝望。

因为张鲁本身的实力也比较强。

只能说在你们两个的震慑之下,张鲁不敢胡作非为,不敢有过多的想法。

但是不能因此而磨灭张鲁的战斗力。

张鲁雄厚的战斗力也是非常强大的。

这一点我们要清楚。

毕竟此时张鲁手下有接近5万大军。

而我们的手上全部加起来也就三四万人。

所以此时要做好全面战斗的准备。

我们需要做好向周边城池调兵遣将的准备。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庞统一脸认真的看着赵云和张飞,表情也开始严肃了起来。

这一刻庞统很清楚,不能草率行事,虽然说张鲁不强,但是也不能不给他当回事。

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是,军师。我们知道了。”

赵云、张飞来那个人急忙答应了下来。

他们当然知道轻重缓急。

这个时候,他们能做的,当然是全力以赴地配合军师庞统,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利益的最大化。

否则等待他们的必然不成功。

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办成大事儿。

所以,此时张飞、赵云的压力也很大,他们知道自己的肩膀上担子到底有多重。

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帮助自己的军师最终完成任务。

这个任务有多难,他们也清楚。

虽然占据着优势,可是想一口把张鲁给吞了,确实也非常困难。

很快,庞统等人就把事情安排了下去。

庞统知道想调来很多精兵不太容易,但是他明白调来一些老弱病残还是相当容易。

只是他也不希望调来很多精兵,因为那会严重削弱其他地方的城防。

只要有一些凑数的,对于庞统来说就足够了。

庞统需要的是总人数。

而且,庞统现在手下的精锐有3万多人。

这就已经足够了。

向来都是兵不在多而在精。

这个道理庞统非常清楚。

所以他坐拥几万大军,再调拨一些老弱病残,对付张鲁完全不在话下。

只要最终能够击败张鲁那就够了。

至于其他的事情庞统此时不想考虑太多。

庞统这边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

原因很简单,他要防止张鲁最后狗急跳墙。

一旦张鲁孤注一掷与他拼命,庞统等人准备不充分,很有可能陷入极其不利的被动局面。

这当然不是庞统等人想要看到的结果。

所以庞统现在就开始准备。

未雨绸缪才能决定将来的战争的胜负。

不能等到了开始打仗的时候才开始准备,那个时候一切都晚了,黄花菜都能给等凉了。

所以此时庞统等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他要全面准备。

给张鲁一个机会,其实也是给他自己一个机会。

最好的结果是庞统的收编张鲁手下的四五万人。

兵不血刃处理这件事,这是最佳的结果。

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无论对于张鲁来说,还是对于庞统来说,都是最佳的结果。

当然张鲁肯定不这样认为。

……

10天后。

张鲁已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果然如庞统所预料的一样,对于张鲁所提出的要求,曹操确实是在敷衍了事。

这个时候了曹操怎么可能不管自己的利益,反而去帮助张鲁。

这也不是人家曹操的做事风格和特点。

曹操一向自私。

宁愿他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他。

更何况一个小小的张鲁。

曹操犯不着为了张鲁,把自己的利益都损耗了。

而且刚刚经过一场大战,此时曹操也是非常被动。

他手下的不少士兵此时都是精疲力尽,损耗很大,如果此时贸然发动对刘备的大战,对于曹操来说,意味着什么,他自己都非常清楚,所以曹操非常聪明地给张鲁回了一封热情洋溢,却是不办实事的信件。

“张鲁将军,你的信件我已经收到,你可以先与刘备对战,我已经准备调兵遣将,直接陈兵到宛城外,与你一起夹击刘备。

无论刘备多么强悍,他也挡不住我们一起进攻,两线作战,刘备绝对是极大的劣势,他没有任何的胜算,无论刘备多强悍,面对我们一起夹击,他也是必败的局面。

所以,你不必担心,可以领兵迎战张飞等人,我们很快就会出兵,协助一起痛击刘备。”

曹操这封信,表面看去,希望很大,但是非常空洞,里面没有多少内涵。

既没有具体的日期,更没有所谓的出兵规模等。

这对于张鲁来说,等于是给了他一张口头承诺。

此时,张鲁又不是傻子,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端倪。

曹操是想甩锅,让自己与刘备决战,等打到不可开交的那一步,他再伺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