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军的军营之中,开始议论起来。
此时,曹军的军营非常热闹。
很多人都明白,这是一个极其难得的机会。
既然张鲁与庞统等人打起来了,那么他曹操的机会也就来了。
既然不能明着支持,暗中支持一波也是可以的。
至少要让张鲁支撑一段时间,只有如此,曹操等人的将来才会有机会。
否则一旦所有的机会都错过了,到了最后剩下他自己与刘备展开决战,他还真的没有把握打赢。
曹操此时的压力很大,尽管他不情愿,可也只能无奈接受。
所有的压力,都给到了曹操,尽管曹操不愿意,但他此时也必须慎重思考这件事儿。
一旦选错,那么对于曹操的影响,很有可能就是致命性的。
很显然,这不符合曹操的想法。
这么多年以来,曹操早就练到火眼金睛了。
此时此刻曹操只有一个想法。
那就是无论如何都要保住自己的基本盘。
只有如此对于曹操来说才是最大的利益。
此时曹操想得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利益,至于其他人的想法与他根本就没有关系。
只要能保持到曹操的利益,其他的什么事情对于曹操来说都不太重要。
至于张鲁的死活,刘备是否胜利对于曹操来说根本就不太重要。
此次不过此时,曹操明白,如果张鲁真的丢了汉中之后,刘备的实力将会极度膨胀。
很显然此消彼长之下对于曹操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很有可能刘备趁机继续壮大,到了那时之后,所有的压力都会给到曹操这边。
刘备会集中一切的力量,来对付曹操。
一旦到了那个时候,曹操的处境可就堪忧了。
曹操当然不会允许出现那个情况。
事情还没有发展的那一步,曹操要提前布局提前准备,只有如此对于曹操来说才有可能取到最后的成功。
这也是曹操此时最大的机会了。
如果曹操错过这个机会,很有可能他要追悔莫及。
聪明的曹操当然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
不管如何,曹操都要做最全面,最正确的准备。
只有如此对于曹操来说才有可能挽回一些局面。
至少他要想法帮助张鲁拖延一段时间。
只有张鲁稳住局面对于曹操来说才是最有利的。
这些对于曹操来说,压力是极大的,但是他不得不面对这些事情,而且要想尽办法完成自己的任务和使命。
此时张鲁几乎与他绑在一条绳上。
他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如果张鲁完蛋了,很有可能曹操要不了多长时间也会跟着完蛋。
这当然不符合曹操的根本利益。
曹操向来独断专行,即便是到了此时,曹操也要集中全力,应对刘备带来的压迫感。
无论如何曹操都不能放弃自己的目前的利益。
一旦曹操承认失败,那么从这一刻开始曹操就真的失败了,而且再也没有一丁点的机会。
这对于曹操来说绝对是噩梦一般的存在,他当然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
又有几个人愿意承认自己失败的?
更何况是曹操这样的枭雄。
他从一开始就坚定自己的信心。
只有如此对于曹操来说才是更有利的局面。
所以曹操此时已经布局好了一切。
他心中已经做好了打算,这一战必须全力以赴。
曹操打定了主意之后,决定这一战之中还是要发挥点自己的余热。
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对于未来有一定的把控能力。
否则一旦错失这个机会,对于曹操来说将会追悔莫及。
因为后面的一切都将会不按照曹操的设想来进行发展。
此时刘备等人都是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可能向他发起最为猛烈的进攻。
此时刘备之所以没有向曹操发起进攻,其他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不想两线作战。
既然如此,刘备还是有一定的顾虑。
这对于曹操来说是一个极佳的机会。
那他就稳住当前的局面,想法消耗刘备。
只有如此对于曹操来说才是最有利的。
必须让刘备疲于奔命。
至少也让刘备认识到他,曹操还是有一定能量的。
只有如此,刘备与他曹操才有可能继续相处下去。
此时的局面必须是两强存在,才是最为正确而明智的选择。
一旦变为刘备一家独大,那么剩下的事情就变得简单了,也就没有他曹操什么事。
曹操很快就要退出历史舞台。
很显然这不符合曹操的根本利益,曹操也不会做出这样愚蠢的选择。
此时的曹操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
在与众人商量一番之后,最终曹操决定出兵帮助张鲁。
其实不仅仅是帮助张鲁自己,也是帮助他曹操本人。
当然曹操为了保证战争的绝对胜利,还准备虚晃一枪。
他完全可以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
此时曹操也非常无奈。
面对这么强大的刘备,他也只能做出自己的选择。
如果此时他不趁机与刘备展开决战,一旦等刘备喘过气来,那么他曹操的未日也就到了。
这根本就不符合曹操的利益。
所以曹操此时决定先下手为强。
主要原因是曹操知道后下手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