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这一瓶水,你得赚我一块八吧?”
宋思铭指了指农村山泉四个字,问老板娘。
山寨产品被识破,老板娘有些尴尬,“哪里赚得了那么多,这样吧,买一送一,再送你一瓶。”
说着,老板娘又递给宋思铭一瓶农村山泉。
“不用了,一瓶就够了。”
宋思铭拒绝了买一送一,拿出手机扫码,付了两块钱。
老板娘直接给宋思铭挑起大拇指,“小兄弟,有格局。”
卖农村山泉这么久,宋思铭还是第一个看出农村山泉,依旧原价付账的人,以前看出来的人,往往连买一送一都不接受,得买一送二才行。
当然了,买一送二,她也有得赚。
“大姐,你这又是农村山泉,又是六个核挑的,就不能进点正经牌子吗?”
宋思铭趁机和老板娘攀谈起来。
“正经牌子没有利润啊,一瓶矿泉水挣不了两毛钱,一箱饮料挣不到两块钱,不够折腾的。”
老板娘还挺实在。
“问题是,你卖这些东西,市场监督管理局不罚你钱吗?”
宋思铭进一步问道。
“不罚,顶多就是批评教育。”
“我老公死了,家里两个大学生,市场管理局的领导也知道我困难。”
老板娘说出自己的“优势”。
“领导还挺讲人情的。”
宋思铭说道。
“是呢,逢年过节,有时候还给我送东西呢!”
老板娘说道。
“我听说你们村要拆迁吧,拆迁是不是能给不少钱,到时候,你条件就好了,别说两个大学生了,供五个大学生都没问题。”
宋思铭顺势就把话题,引到了拆迁上。
“拆不了的。”
老板娘摆摆手说道。
“为什么拆不了?”
“我看运河两边的村,大部分都拆了。”
宋思铭说道。
“不是政府不拆,是我们村里很多人不想拆,每次调查,一半人不同意。”
老板娘叹了口气,颇为无奈地说道。
“一半人不同意?”
“不应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