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我们山坳村这么多山头,旅游业也可以做好规划。
城里人嘛,看惯了高楼大厦,反而可能会喜欢来看我们这些土疙瘩。
再不行,我们的一些其他资源也可以利用。
我们可以找人去县里的方志办查一下,看我们马家镇和山坳村有没有什么历史名人,现在不都是流行蹭历史名人的热度吗?
只要有一两个沾边的,我们就可以邀请专家来开座谈会,这样我们的名气就起来了,以后便可以做成一个长期的产业。”
张峰志侃侃而谈,一副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状态。
李明科听了脸上依然笑意满满,不时还给张峰志投去一个鼓励的眼神,心里却对这种纸上谈兵的想法嗤之以鼻。
这些想法跟那些坐而论道的砖家叫兽都是一样的异想天开,闭门造车。
听起来每一条都是那么高大上,能做成的话三五年就可以造出几百个富强村。
事实上,基层工作最要命的往往就是这种脱离实际夸夸其谈的规划!
什么依靠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那些个村干部是致富能手的话,马家镇早就发家了。
还有那些历史名人,简直就是丧心病狂的牵强附会。
不得不说李明科还是有点见识的。
后世的某个县,大肆宣传自己是一位名人他妈的故乡,搞的是一地的狗血。
热闹过后,当地群众一点利益都没有沾到。
李明科土生土长,自然知道这些陈词滥调的馊点子对于山坳村的发展毫无助力,但他并没有打算指出来。
甚至他还要给予张峰志一定的支持,让宣传委员加大宣传力度,让他沉迷在山坳村这个烂泥潭里,最好耗个三年五年,眼不见为净。
这样一来,自己也算完成了那位王厅长交代的任务——把张峰志死死按在马家镇!
想到这里,李明科笑容可掬地说道:
“好啊,年轻人就是思路活跃,果然不愧是省里面下来的高才生,真是给我们传经送宝来了。
刚才小张镇长提的规划,高屋建瓴,立意深远,给我好好上了一堂课,看来我们这些土老帽再不学习就都过时了!”
说话的时候,李明科还不忘表现出一副心宽体胖人畜无害的样子。
(/75694/75694135/565342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