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二牛的变化

宗族势力在基层农村根深蒂固,加上农民天生胆小怕事。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很多时候即便郭有亮在一旁陪着,张峰志也很难听到真话,也很难得到真实的第一手信息。

按照郭有亮提供的名单,他这几天走访了所有符合条件上报镇土地所,申请危房改造补助的农户。

申请材料需要现场照片和农户签字,所以他们肯定知情。

农户刚开始还比较热情,但一听到张峰志是镇里面来的帮扶干部,要查林大田许诺帮他们拿到危改指标收取回扣的事情,个个都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他们显然是对张峰志这个毛头小伙子不看好,同时也对林大田,或者说林家在山坳村的势力感到害怕。

水过石头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张峰志作为帮扶干部不可能一直待在山坳村,到时候拍拍屁股走了,他们还要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下去呢。

林大田已经做了三届支书了,以后谁家还没有点事情要去村委开证明盖章啥的,得罪了他,在山坳村很难立足下去。

看来党委政府在山坳村的公信力和威望已经微乎其微了啊!

张峰志心里暗暗感慨。

也正是这样,才会让林大田这种仗着宗族势力上台的人,耀武扬威,为所欲为。

古代所谓的皇权不下乡,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按照古代的政治格局,自秦以来,从中央集权到郡县制,到了乡里就由乡正和宗族和士绅阶层治理。

这种自治的方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在现代文明发达的今天,无为而治,听之任之,已经无法应对基层错综复杂的形势了。

尤其乡约、族规里那些浸猪笼之类的私刑,很多本身就违反人性,跟法律规定相悖。

又是结束了一早上的走访,口干舌燥的两人来到赵小兰的小店。

小店开在村道旁边,正是人来人往热闹的场所,生意还算不错。

对面是一片开阔的田地,现在已是夏末时节,庄稼长得正茂,一眼望去,还有一些高大的风景树伫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