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现代发展,自古以来

“不止灵药,还有灵材。”白老头摇着脑袋说道:“若是有灵材,灵妩也能试试凝练本命法宝,也不至于越修炼越慢。”

郑法看向唐灵妩,心中也是无奈。

本命法宝对金丹期极为重要,这不单单是战力的问题,而是可以加快人的修炼。

可唐灵妩并不想要吸收他元婴中的天罡地煞气……

特别是看到郑法这些日子压力越发大之后,这挺听话的小姑娘,犟得跟个什么似的。

……

当然,郑法元婴中储存的天罡地煞气,确实也不足以供给整个现代世界——也就是说,现代世界必须得找到自我生产灵材和灵药的方式。

不然就很难说发展。

还是那句话,对郑法而言,现代世界是他最后的底牌——

现代世界的发展,关乎扶桑木道果不说。

更何况,郑法还有个妄想:

真打到了最后,即使九山界都撑不住了,只要他不死,那等他在现代世界培养出大批量修士,爷还能反攻!

可是,没有灵材灵药,这个妄想大概就要遥遥无期,真的是妄想。

四人开始往山下走,田老师似乎看出了郑法的担忧,开口道:“你之前那些灵植基因,我们也找到了许多相似的物种,问题是……许多物种都是似是而非,有些基因已经消失在了历史中。”

“另一方面,环境,特别是灵气,限制了灵植培养。”

郑法轻轻点头,明白田老师他们的难处:

灵植培养这件事,一来要找到特定的物种,这还是小问题。

另一方面,是现代世界的灵气不够,特别是虹山之外,几乎可以说得上稀薄。

能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的灵植本来就少,还要通过基因挑选,甚至从各种已经灭亡的物种中寻找,自然是难上加难。

“灵材也是如此。”一旁的白老头皱眉道,“按照你的理论,灵材是灵气对普通粒子长年累月的影响,那灵气出现的时间太短了。”

这话倒是一针见血。

无论是灵药还是灵材,在玄微界似乎都是自然而然出现的,并不需要像郑法他们这样费心思。

按照九山宗总结的灵材衰退理论,灵气衰微之后,灵材会退化成普通物质,灵药自然也活不下去。

可下一个纪元,等灵气再度出现,灵药灵材自然就又慢慢出现:

这其中的关键点,自然是时间。

玄微界一个纪元几十万年,这段时间,足够让各种生物不知道进化多少代,自然能慢慢出现各种灵药。

现代世界,就是虹山,满打满算,灵气也才出现十年左右。

若不是玄微界局势紧张,郑法自然也等得。

可他不敢蹉跎——别说昊日山的威胁,他可没忘记魔祖和古仙。

“化神之后,若是虹山灵气增长,说不定会有些转机。”

想了半天,郑法还是心中没有太多好办法,只是安慰田老师道,接着他又道:

“其实灵根生长素的研究,倒是有些眉目了。”

白老头喜上眉梢:“真的?”

毕竟他乃是几人中资质最差的,对灵根改造,也最有兴趣。

这边的灵药进展不快,沐青颜那边对对现代药学学得倒是挺快,她如今和自己的大师兄顾常合作,似乎已经快搞出了种叫灵根生长素的药物,似乎正在最后的实验。

当然,还是那句话:现代缺灵药。

白老头也立马明白了问题所在,他看着郑法,一脸恨铁不成钢:“我说你怎么不一天成仙,或者直接打通两界,将那些灵药都搬过来?”

郑法也是无言:

我不一掌拍死昊日山,是我不想么?

……

拍死昊日山任重道远,但实际上,郑法此次在现代最重要的任务,就一个——打磨《黄庭经》。

《黄庭经》不仅关乎到郑法化神,更重要的是,若是能进一步完善《黄庭经》,日后他闭关突破,就能少花点时间,如此一来,就有更多余裕应付昊日山。

另一方面,如今现代受限于灵气,他化神之后,又能更好地反哺现代。

因此,《黄庭经》完善,实在关系重大。

讲道堂中,郑法膝盖前面,《黄庭经》草本摊开。

《黄庭经》说到底,就是模拟人体,只是比魔门法和阳神法更加复杂些。

若说普通玄微修士,拿到三种法门,能够找到融合的办法,都是难上加难,创造出如今的《黄庭经》,更是足以自傲。

现在的《黄庭经》,拿到任何道果面前,都可以说得上惊世骇俗!

可郑法不满意。

《黄庭经》出自九山宗的化神法会,融汇三法,神妙自然不必提。

可限于玄微界修士的思维和眼界,不可能尽善尽美,甚至还会有些致命错漏。

与郑法而言,将《黄庭经》讲给讲道堂的这些学者听,第一个目的,自然是吸收这些学者关于《黄庭经》的看法。

特别是那些人体科学,生物学,医学的学者。

在对人体各个方面,他们的认识甚至不比那些化神差。

若是深入到原理部分,他们更是强了不止一筹。

简单来说,《黄庭经》不仅要融合三法,甚至得融合两界知识,科学玄学两开花,如此,才对得上郑法起的这个名字。

另一个目的,他自然还是想培养这些门生。

《黄庭经》其实已经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修炼体系:

以《符道筑基法》筑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