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坐在天津城衙门中,面如死灰地看着眼前的两份文书。
一份是直隶提督乐善的死讯。
另外一份则是咸丰皇帝的圣旨。
在圣旨中,咸丰皇帝严厉地训斥了僧格林沁失败的消息,同时命其立刻率领所有部下撤离天津,回到京师郊外的通州进行防守。
咸丰皇帝又一次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天津,这个从朱棣迁都以来就一直被视为“京师屏障”的城市。
一名部下走了进来,将一个小盒子放在僧格林沁面前,轻声道:
“提督衙门里发现了乐善大人的遗物,您要不要过目一下?”
僧格林沁沉默片刻,伸手打开了这个普普通通的木盒。
里面并没有什么金条、银票之类的东西,而是一张普普通通的宣纸。
僧格林沁展开这张宣纸,扫了一眼,表情骤然凝固。
这是一份二十年前,大清和英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手抄本。
从字迹来看,显然是乐善本人的手笔。
乐善在提笔抄写时似乎颇为愤怒,笔透纸张,龙蛇飞舞。
在这份南京条约抄本的最后,还有乐善写的一行字。
“二十年后必雪此耻!”
僧格林沁久久地看着这行字,没有说话。
他似乎变成了一座雕像。
终于,又一名部下忍不住了,入房间之中催促。
“王爷,咱们得赶紧离开了,否则的话英法蛮夷就要到了!”
僧格林沁缓慢地伸出手,将乐善这份手书装入盒子里。
又把小小的木盒拿在手中,站了起来。
走到门口,僧格林沁突然轻声自语。
“我们还没有输。”
他似乎在和乐善的在天之灵交谈。
又走几步,僧格林沁的声音变得坚定许多。
“大清还没有输,还有逆转取胜的机会!”
他在给自己打气。
这位大清钦差大臣、蒙古科尔沁亲王殿下大步向前,脚步越来越坚定。
既还能殊死一搏,又何须悲伤春秋!
一条弹幕飘过。
【宋太祖赵匡胤:朕看出来了,僧格林沁还想要再送一波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