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方宝剑!
皇帝授予钦差尚方宝剑,象征着赐予其“便宜行事”的权力。
如今京师都被攻破了,此刻曾国藩用尚方宝剑“便宜行事”,没有任何人会质疑他。
但曾国藩却不用,反而要写奏折。
说他没异心,傻子才会信。
看一个人怎么样,关键的不是看他说什么。
如果只看一个人说的话,那秦桧绝对是天底下最大的忠臣,司马家当街杀掉曹髦也是顺应天命的正义之举。
小主,
要看这个人是怎么做事的。
完全能立刻领兵北上勤王的曾国藩,却选择了来回奔波会浪费大量时间的八百里加急奏折。
他的心思,已经在这种行动中完全展现出来。
顿了顿,赵匡胤又好笑地说道:
“其实这样的曾国藩,完全就是咸丰自己作出来的。”
想当年,曾国藩在京师之中针砭时弊,直言上书,完全就是想当第二个海瑞。
到湘军初建之时,曾国藩奋勇拼杀,一腔热血,也是想要成为第二个寇准。
结果呢?
湖北巡抚当不上,到了江西被排挤。
娘死了夺情被嘲笑,被痛骂。
为国尽忠至此,曾国藩得到了什么?
皇帝圣旨的训斥,世人的无尽嘲笑。
变成了过街老鼠!
所以,曾国藩变了。
他更圆滑,更懂得变通。
他愿意对师爷左宗棠毕恭毕敬,甚至对昔日的下属李续宾也礼节备至。
对咸丰,更是一改往日直言作风,各种伏低做小,肉麻吹捧。
这似乎是好事。
但也是坏事。
因为在改变的那一瞬间起,大清的忠臣曾国藩就已经死了。
取而代之,从这具躯体中新生的,是一个只为了自己利益考虑,要想尽办法往上爬,登上富贵顶端的人。
曾经的忠臣曾国藩,会在听到英法联军攻克大沽后不惜一切代价立刻率领所有主力北上支援京师。
而如今这位蜕变的两江总督曾国藩,只会在听闻京师陷落的消息后,洋洋洒洒地写一份毫无必要的奏折,送去请咸丰定夺。
咸丰和大清官场是怎么改造了曾国藩,曾国藩就怎么回报咸丰和如今的大清。
这难道不是一种合理的表现吗?
正是:
一饮一琢,莫非前定。
兰因絮果,必有来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