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帝国方面,需要在周楚新边界修筑长墙。
长墙环绕整个楚国,仅在东边留唯一一个狭窄的连通关隘。
从今往后,楚国子民不得踏入大周帝国疆土,大周帝国新国人亦不准越过长墙。
即便楚国遭遇天灾人祸,需要大周帝国救援,无论情况多紧急,粮食物资都必须在唯一的关隘进行交接。
与之相对应的,楚国每岁朝贡,将不再派使者千里迢迢赶往镐京王城,而是将贡品送到唯一的关隘,由大周帝国驻守甲士代为接收。
此举虽然有些大不敬,姬宫湦却十分痛快地答应。
原因很简单,楚君熊通谋划之时,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一点。
根据邦谍推算,愿意继续跟随楚君熊通,前往新都邑的楚国子民,应当只有上万人。
以楚国最新划定的疆域,养活这一万多子民,应当没有多大的问题。
但是,过度的封闭,用不了多少时间,血脉便会趋于重叠。
卿士贵族霸占仅有的财富,并掌控一切资源,可以轻松繁衍大量子嗣。
反观普通百姓,特别是较为穷苦之人,很难娶妻生子,血脉将会大量断绝。
长此以往,楚国必将出现近亲繁衍的现象。
西周分封八百诸侯国,很大一部分属于自行灭亡。
根据姬宫湦推测,除了天灾之外,肯定有不少是因为近亲繁衍,导致后代快速凋零。
尤其是那些只有数百人的小型诸侯国,往下传三四代后,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血脉近亲。
若是找不到邻国换婚,结局只有自行灭亡。
楚国虽然拥有上万子民,但是换作姬宫湦前世,顶多就是一个村的规模。
只要多经历几代人,迟早会走向自行灭亡。
除非,周楚双方人员能够互相流动,让楚国可以源源不断获得新血脉。
除去近亲繁衍,楚国的卿士贵族,与普通的楚国子民,贫富差距必将不断扩大。
届时,只需发动一场小动乱,便能轻易摧毁楚国最后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