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消彼长,随着松江府的慢慢崛起,大量的番人商船都开往松江府去购置商品,渐渐的,福建的各个口岸的贸易额可以说是急速下降。
而且朝廷本来是要求郑芝龙在三个月之内将泉州,厦门,月港三座港口交回朝廷手中,三月的时间其实早就到了,但是周建安和崇祯也是考虑到了郑芝龙在海上的影响力,加上现如今的大明水师也压根就还没有起来,所以也并不想得罪郑芝龙。
所以三座港口的时间虽然到了,但是朝廷却并没有派人前去接管,福建巡抚张肯堂也是收到了崇祯的指令,对此事也是丝毫的不过问。
郑芝龙见此情形的时候胸口悬着的石头倒是瞬间落了下来,他也明白,要是朝廷想要强势的收回这三座港口,他虽然心中是抵触和朝廷作对的,但是他手底下毕竟有那么多的人,他们的想法也非常重要。
但是千算万算,郑芝龙没有想到松江府会崛起的这么快。
朝廷开海,首选就是松江府,并且有了朝廷作为靠山,在朝廷的命令之下, 所有的大明的商品也必须经由松江府才能合理合法的外销。
这就直接导致了郑芝龙掌控之下的三座港口日渐凋零。
这本来是郑芝龙所不能容忍的,但是他却又压根不敢发任何的脾气。
因为所有的商船在经过郑家所控制的海域的时候,保护费那是一丁点都没有少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是郑芝龙在对这些商船做些什么,那他的名声可真的就毁了。
而且这些商贩又代表了不同的势力,对付他们还要加上对付朝廷,这真的得好好的思索思索了。
这一思索便是好几月的时间过去了,眼睁睁的看着松江府日益壮大,郑芝龙整个集团的人都有些坐不住了。
首先是一众郑家之人直接找到了郑芝龙,这几个月的时间,贸易保护的费用虽然在翻倍,但是自家生意却日落千丈,保护费虽然多,但是生意才是大头啊。
短时间还好,时间长了,恐怕整个郑家的运作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这些人便是来找郑芝龙商量怎么办的。
可是商量来,商量去,除了跟朝廷作对以外,似乎并没有任何的选择。
郑芝龙没有主意,说实话,他现在真的是有些六神无主。
要是年轻的时候,他恐怕会毫不犹豫的直接开战,但是现如今不一样了。
他早就已经习惯了地面上的生活,
此消彼长,随着松江府的慢慢崛起,大量的番人商船都开往松江府去购置商品,渐渐的,福建的各个口岸的贸易额可以说是急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