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梅拍了拍桌子,“通知广告部,赶紧联系唱片公司谈主题曲翻唱权,咱们台庆晚会就用这个做噱头。
对了,给咱们台的报刊发篇文章,标题就叫‘从《过把瘾》看都市情感剧的破圈密码’。”
小王突然指着窗外:“您看!对面的录像带租赁店挂出了新招牌……‘租《过把瘾》送方言同款烟灰缸’。”
刘红梅凑近玻璃窗,只见阳光里,几个年轻人正围着海报讨论剧情,其中一个姑娘举起手里的毛衣针:“我织的‘杜梅牌’围巾,今晚就送给男朋友!”
暮色四合时,横店某剧组的监视器上,“方言式”的抽烟镜头正在回放。
场记板“啪”地合上,新的场次名称赫然写着:“第四十五场:办公室里的过把瘾式对话”。
没人知道,这场由一部电视剧引发的行业地震,究竟会在未来掀起怎样的波澜,但所有人都清楚……
国产剧的创作风向,已经被那束“陈荭式”的侧逆光,悄悄照亮了新的方向。
当服装厂里的粗针毛衣流水线昼夜运转,当编剧们在稿纸上反复推敲“生活流”的细节,当灯光师们在片场调试着一厘米的光影误差,《过把瘾》早已不再是一部单纯的电视剧。
它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影视行业的深潭里激起层层涟漪,让整个行业开始重新审视:什么是真实的力量?什么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影像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