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的‘性命’被推动以后,已经不需要摄动外在的伟力帮助了。”
陈云可以分辨的出来,性命现在“运动”所使用的“力”是自身的,就像是一股惯性似的,不断让它进行着“运动”。
性命倒是“运动”起来了。
不过新的问题又来了。
如何让性命模仿大道运行产生的伟力,加持到自己形神呢?
陈云稍作思考,大概知道该怎么做了。
自己曾经感悟过大道,也从大道轨迹上吸收到伟力过,自然对此得心应手。
他依照先前所熟知的手法,引动性命在大道轨迹上“运动”时产生的恶威力,加持到自身。
很快,这股威力被引动,但是却没有像陈云所想的那样加持到自身。
“嗯?”
陈云感到有些奇怪,“为什么我感受到这股伟力明明笼罩到自身了,但却无法加持?”
这让他感到很奇怪,这种事不应该啊。
既然伟力可以被调动,也可以笼罩住自己形神,没道理加持不了。
“莫非其中还有什么玄机?”
陈云冥思苦想了起来,想寻找到奥秘。
说实话,自从恩师被天庭羁押以来,他的修行基本上都是靠自己在摸索,所以对很多东西都理解的不是特别深刻。
如今伴随着他一点一滴思索,已经不断推敲以前学到的东西,有过的经历,许多以前不明白的事理,也渐渐地明悟了一些。
这种无形的改变,兴许不会直接体现在修为与境界上面,但是等到以后他再与人斗法,又或者修行时,就会产生很大的不同之处。
陈云并没有管对某些东西事物是否理解的更深刻,而是琢磨如何才能将性命在大道轨迹上运行时产生的伟力,加持到自身。
一开始他还真没有想到。
乃至陈云都准备退出目前这种状态,将“意识”回归现实。
忽然,他想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现在‘意识’依附在性命上,可以使得它在大道轨迹上正常的‘运动’,那如果我的‘意识’回归到形神上,岂不是性命没有了操控,只能被迫中断‘运动’了?”
这个念头一经升腾起,陈云好似突然间醒悟了什么。
为什么性命寄托以后,哪怕形神俱灭,也能“死而复生”呢?
很简单,因为性命还在。
这看似是一句废话实则蕴藏着至高的道理。
性命才是自身的根源,所谓形神不过是性命的一种“体现方式”。
在道家哲学思想中,性是指人内的道,包括心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等。
具体来说,“性”可以理解为元始真如。
“命”则指人外在的道,涵盖身体、生命、能量、命运、物质等。
具体来说,“命”可以理解为先天至精,即元气,它是人体生命的源泉和动力。
事实上陈云寄托的性命,并没有所谓“元气”,有的只是“意志”而已。
对,“意志”,不是任何实际存在的东西。
陈云似乎明悟到什么终极奥义了,“与道合真?我以前不明白到底要如何与道合真,是自己的形神与大道合为一体,还是其他的什么方式,如今我好似隐隐明白了,那就是将自己的‘意志’与大道彻底融合。”
“意志”是无形无质的存在,你可以说它不存在,但它偏偏真的存在,你要说它存在,可又无法证明存在的迹象。
从实际论而言,“意志”是不存在的。
从哲学论来说,“意志”是客观存在的。
“我大概明白为什么无法将这股伟力加持到自身了……”
陈云就像是顿悟那般,领悟到了至深的道理,自己之所以无法将那股伟力加持到自身,完全是因为一直以来,自己都把寄托的性命当成了“备份”,而将现实中的形神当成了“主体”。
事实上真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