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见停下来,便催促李林甫继续。
李林甫继续说道:“尺带珠丹在位期间吐蕃内乱不止,近几年才完全平定使其国力强盛达到顶峰,因此胆大妄为觊觎我大唐,竟然分南北两路出兵五十余万,却不曾想全部被击溃,尤其是鄯州一战几乎全军覆没,以至于吐蕃国内空虚,东女国则趁虚而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再次夺回了国祚。”
李林甫可谓是分析的头头是道,李隆基听的入神,听到最后认同道:“不错,李卿所言与朕不谋而合,想必这也与真相相差不远。”
见得到皇帝认同,李林甫继续拓展思路道:“而且观其新王国书内容,是要与大唐修好,臣恭贺陛下,吐蕃至少二十年无力犯边。”
“不错,经过内外交战,吐蕃已是国力尽丧。只可惜高原贫瘠,既不适宜居住也不适宜种植农物,否则可趁此机会攻上逻些城。”
李林甫连忙马屁送上:“陛下圣明,要不吐蕃怎么老是想走下高原,来侵占中原大地,还是我大唐地大物博。”
李隆基话锋一转:“朕还有一个疑惑,这二次禅位是为何?这赵曳夫是东女国小王,朕倒是有些印象,这杨太真又是谁?”
这杨太真自然就是杨玉环,张小川怕杨玉环在吐蕃称王,消息传到大唐影响自己的计划,于是就通知她用这个历史上本该属于她的道号。甚至两封国书都是出自张小川手笔,反正越是荒诞不经的事,别人越是不会刨根问底,反而会自行脑补。事实也正是如此,李隆基和一众枢要大臣正在这么干。
李林甫在心里把这个杨太真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这到底是谁啊,怎么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名号,现在怎么办?算了,还是继续编吧。」
李林甫答道:“陛下你听我给你……给你分析。”李林甫暗叫好险,差点把真心话说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