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操江提督

"吾皇圣躬金安。"

静谧的宫殿中,一道铿锵有力却又伴随着些许颤音的呼喝声猛然在朱由校等人的耳畔旁炸响。

顺着声音望去,只见得一名瞧上去约莫四十余岁,身着蟒袍的魁梧壮汉正满脸激动的跪倒在地,身躯微微颤抖着。

"爱卿免礼平身。"

简单的打量了片刻之后,朱由校便将目光收回,面露赞赏之色。

他之所以在京师诸多勋贵中选择了眼前的惠安伯张庆臻,除了其在原本历史上,携带全家殉国的壮烈之举之外,还与其昔日主动交还京营"占役"有关。

俗话说恩威并施,京师的这些勋贵们自从交还京营占役之后,便是终日赋闲在家,他也要适当做出回应。

"谢陛下。"

又是规规矩矩的叩首行礼之后,惠安伯张庆臻方才从地砖上起身,并朝着另一侧的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点头示意。

说起来,他虽然早在万历三十七年的时候,便子承父业,继承了这惠安伯的爵位,但直至今日方才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在乾清宫暖阁面圣,内心实在是激动不已。

"惠安伯,对于漕运如何看呐?"

待到张庆臻落座之后,朱由校略带考究的声音便适时响起,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两位重臣也忍不住侧目而视。

自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这大明朝的勋爵们便是一代不如一代,即便诸如英国公张维贤,泰宁侯陈良弼这样的"勋贵翘楚",也只能辅佐天子,利用在军中的影响力整饬京营罢了。

至于像其先祖那样,领兵打仗,则是痴心妄想了。

对于眼前的惠安伯张庆臻,他们二人此前虽然有过耳闻,但最大的印象也无非是昔日天子整饬京营之时,这张庆臻最先予以回应,主动交出了府中的"占役"罢了。

除此之外,这张庆臻在京中实在没有什么存在感而言。

相反,这操江提督一职可是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手中不仅直接握有兵权,行政权力也仅在漕运总督之下。

就连那名义上节制南京大营全部兵马的"南京守备"也难以号令操江提督。

"回禀陛下,漕运乃是我朝经济命脉,身兼南北两地数百万军民百姓的生计,必须要由朝廷直接掌控,不容宵小作祟。"

闻言,惠安伯张庆臻便是强忍心中的激动,朝着案牍后的年轻天子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