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会留下黄忠,镇守荆州,去和对面的关羽打对台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陆逊,徐庶、马良,则是他留给黄忠的“帮手”。
若是真单挑起来,拼体力,比刀法,老黄忠多半是打不过关羽,但要是被逼急了,一箭射回去,关羽也不好受。
有这个组合留下南面,士颂后面也可以放心西征。
而西征部队中,没有了黄忠,士颂自然要带上近来越来越显眼的“小黄忠”唐瞬,这个原本在历史毫无痕迹,崛起于底层百姓的将军,士颂自然要拿出来当榜样。
六玄将军中的玄武将军官职,便落在了唐瞬身上,后面西征,士颂还指望他能起到一些代替黄忠的作用。
而后,便是南疆都护府的督都,原本就是镇守南面的大将邓方,得到了腾蛇将军的职位,继续威压南疆都护府,掠夺基础资源,向北提供支持。
到了最后,士颂手上还有一个不用觉得浪费的人物,但用起来,还是要有些防备的人。
这人便是从前的五子良将,曹魏投降一系人马的核心乐进了。
若是论统兵才华,自然是没有问题。
但若是放出去独自领军,士颂是绝对不会放出去的,不过也要给别人响应的地位,于是他便领了勾陈将军的军职。
而后,他乐进,从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变成了士楚“六玄将军”之一。
军队上的事情,其实都还好说。
毕竟,楚国政治制度中,军队方面有个底层的组织架构。
那就是普通百姓接受训练,成为后备兵,屯佃兵,而后有进入进入军队成为辅兵,或者地方镇军。
而有心做职业军人的,可以加入新兵训练营,在这里接受训练后,便能补充进入各部主力部队,成为战兵。
军队的兵源,来自百姓,而不是各武将自家的曲部仆从,这是士颂最大的底气。
士兵们认自家的将军,但更认士颂这个主公。
所以军队这边,武将官职的调整,只要能拿出足够充分的理由,也都说得过去。
所以回到襄阳士颂,组建兵团,各部队补充人手,只是最轻松的事情。
现在文官集团这边,有一个新的争论。
那就是要不要“迁都”。
拿回襄阳后,士颂集团内部的统治中心,自然而然的再次迁回了襄阳。在这个问题上,大家似乎都很默契。
但现在,士颂攻下长安了。那么,要不要继续向北,将统治中心,移动到长安。
这个问题,大家的看法,可就不一样了。
支持去长安的,自然是说长安乃龙兴之地,可纵览天下,反正就是历史上,长安当国都的那些优势。
但也有不少反对去长安的,理由也很充分,如今关中新定,三面环敌,局势不稳。
贸然将统治中心迁移到长安,一旦关中有失,对于楚国打击不小。
而且现在荆北收复不久,新法的恢复也需时间,后面即便是要迁往长安,也应该是荆北新法推行,百姓回迁安定之后。
同时,关中也完成新法推行,百姓安定,再去考虑。
甚至还有人说,最好是等到西北平定之后,黄河之上,水军稳固之后,再迁往长安,方才妥当。
但是对于这事,士颂也好,刘巴贾诩也好,都没有对下面的争论,发表任何意见,任由他们去争论。
欧夫人觉得奇怪,也趁着士颂回来看儿子的机会,和他见了一面,问他关于这事,到底是怎么想的。
襄阳城内,楚王府邸。
士颂看着自己便宜老妈越发富态,带着杨梦茹等人,也是连忙行礼。
“哼,回来就只知道看老婆孩子,就不知道看看你老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