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金城事定

“杀了你们后,我自然对外说你们投降了,找人仿写一些书信,还不是任由我编。”

韩斌不敢让马谡继续说下去了,连忙求饶,喊道:“同意,同意,我们写劝降的家书,我们写。”

见马谡满意点头,他又继续问道:“大人说是荆州马家,敢问大人,可是马氏五常之一?”

马谡端正衣冠,昂首道:“马谡马幼常。”

韩斌听到马谡的名字后,当即下拜,说道:“马大人不必多言了,只要能保全我家性命,我等任凭马大人吩咐。”

很快,马谡带着人进入了韩遂的“凉王府”。

韩家女眷,子弟,全部被人按着,去写劝说韩遂还有韩家军各层文武投降的书信了。

而王平则护卫着马谡,押着韩斌,去见成公英。

粮仓这边,倒不是唐瞬不愿意强攻。

小主,

被砍两刀的成公英已经是半个血人了,他也在和唐瞬谈投降的条件。

“我知唐将军乃楚王麾下,荆南嫡系。这点小事,唐将军为何不应。”

“唐将军为将多年,当知成公英所言,句句出自肺腑,只求为兄弟们求条活路。”

唐瞬摇摇头,说道:“我楚国的规矩就是这样,投降之军,为缴纳投名状,下一场战斗,当作为先登之军,为全军开路。此规矩,唐某不能废。”

其实成公英的条件,也不苛刻。

他现在拿城内粮草为筹码,只要唐瞬愿意接纳他们投降,他就不放火烧粮。

而他投降之后,可以跟着楚军去作战,可以接受整编,但不能逼着他们的人,去当喂刀的炮灰部队。

成公英所求,不过是希望自己麾下的儿郎,不要因为投降,而被自己害死。

但是这事,唐瞬还真不敢,也没有权力去答应他。

也就在双方胶着时,王平带着韩斌来了。

“成公将军,我韩斌,允吾城太守,已经归顺楚国,我命你放下武器,和我一起归顺,不得再继续抵抗了。”

成公英苦笑一声,知道大势已去,但他还是不甘心地说了自己的条件和期望。

韩斌无奈,只能面露尴尬地看着马谡。

马谡嘿嘿一笑,说道:“行,我做主答应了。”

原本没有报期望的成公英立刻让左右扶着自己站起来,对着马谡问道:“敢问这位大人是?”

“荆州马谡。”

“好,原来是马家五常,果然有魄力,我信你。”

但马谡却说:“别慌着谢我,我也是有条件的,西凉军打散整编,进入我军后勤部队这样的安排,我可以给你做主。”

“但你成公英在金城郡,向来有些名声,后面就由你出面,为我楚国安定金城郡。同时由你出面,组织金城各地百姓,准备家书,劝说韩遂军中子弟,向我楚国投降。”

“不论怎么说,投降加入我楚国,你这边,都得缴上一份投名状吧。”

成公英听完,回头看了看跟在自己身边的西凉军,最终还是闭上眼睛,点头同意。

有了他和韩斌的全力配合,整个金城郡,安定得特别快。

除了金城郡西南角,那个夜郎自大,占据枹罕一县,就自称河首平汉王的宋建外,基本都选择了归顺士颂。

至此,雍凉北面的武威郡,张掖郡,也都在楚国的兵锋之内了。

“这个马谡,胆子真不小。”

接到陇西,金城二郡已经平定的消息,士颂正在考教一少年的学识。

武都郡平定后,他派出唐瞬,沙摩柯,丁奉三路军队,进入陇西,并确定以唐瞬为主将,马谡为监军的统军组合。

而他自己则统领剩余的部队,压到了天水郡边缘,做出一副正在休整部队,随时准备攻入陇右诸郡的样子。

按照他和贾诩的谋划,都觉得拿下本就混乱的陇西郡,应该不成问题。

却没有想到,马谡大胆的奔袭建议,被唐瞬采纳,而且还真就顺利完成,拿下了金城郡。

“马幼常和他两个哥哥风格都不一样,马玄当年擅长大局谋划,马良用兵,中正平和,只有他马谡,喜欢弄险奇谋。”

听士颂在那里感慨,贾诩心说,这不正是学的你吗?

尤其是他见士颂脸色,颇有赞许之意,便故意高声提问面前的小男孩。

“小姜维,若是你来领兵,会这么大胆突袭吗?听说诈城之时,若是埋伏的部队稍稍慢点,唐瞬都差点折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