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备战辽东

而到了崇祯年间,国家军队数量大约在八十多万,由于地方叛乱流寇四起的缘故,纸面上的军队数量因为平定叛乱的需要发生了激增,达到了一百二十万的数字。

不过这所谓的一百二十万军队中真正堪用的并不多,甚至可以说连半数都没有,除去九边和辽东的军镇外,真正能打的军队全国加起来也不过十几万人而已。

在朱慎锥逐一解决了流寇问题后,就腾出手来开始对军队进行改革和整编,同时还大力解决地方卫所各种现象。经历这些年的努力,大明军队纸面数量最终只留下了六十万人,裁撤或者整编的军队几乎是这个数字的一倍有余。但实际上真正裁撤的军士并不算多,因为大明军中之前腐败现象比如吃空饷等等,还有地方卫所的诸多问题,许多军队数量本就是虚数。

把这些水分全部挤干,再通过现已遍布大明各省的皇家银行对军队军饷的发放和重新编册,剩余下来的就是这六十万人了。

这六十万人虽数字远少于崇祯在位时期,可战斗力却不同而与。假如说以前大明的军队是一群吃不饱穿不暖,上了战场一哄而散的乌合之众外,现在的大明军队虽不说恢复到了强盛时期的顶峰,却也相差不远了。

尤其是作为军中最能打的新军,这支军队的规模已从最初膨胀到了眼下近十七万之巨。除去京畿之地驻扎的三万新军外,其余新军已逐步取代了大明原本的边军和卫所军,而在地方治安等方面也随着警察司的建立后逐步由卫所向警察部门转移,从这点来说也是大明军队实际数量消减的原因之一。

军队的变革和战斗力的逐步恢复,再加上这些年积累的军费和物资准备,大明已有了底气继续辽东之战了。

虽说朱慎锥一直在执行对辽东的军事和经济封锁,随着时间推移建奴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而且在阿古达木掌控了察哈尔后,建奴从蒙古那边获得的支持力量也在不断减弱。可就算这样,想要活活困死建奴,让其彻底自我毁灭却根本不可能。如果是这样的话,再熬个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建奴撕下脸皮在辽东继续以掠夺为生,咬牙死撑的话,难不成大明就眼睁睁这么等着?

朱慎锥可没这么幼稚,更不会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敌人自行崩溃的可能上。而且谁能说得清几年甚至十几年后的事?这么久的时间过去,任何可能都会发生,现在建奴已虚弱到了一定地步,再加上多尔衮以所谓的皇叔父摄政王独揽朝政和皇太后布尔布泰私下勾搭,作为皇太极长子的豪格已同多尔衮翻脸,占据朝鲜双方势同水火并爆发了内战。

在这种情况下,大明怎么可能袖手旁观,自然要借机出兵彻底解决建奴问题,这就是王晋武所说的一战而定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