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战前布置

这可是实数不是虚数,是实实在在的十五万大军,对外宣称三十万大军进军辽东,解决辽东的建奴问题。

对于辽东的战事安排,主将由大明阁老,宁山侯,金吾将军王晋武作为主帅,副帅分别是孙传庭、李信二人。辽东那边的辽军和关宁铁骑由祖大寿、吴三桂统帅为正副前锋,另外派卢象升带左良玉和曹文诏二人各率一部协同辽军作战,并负责前线之事,确保辽东正面战场稳固。

蓟州镇总兵高杰,总参议府曹变蛟,北洋海军提督李佑作为偏师,以山东为基地配合辽东的军队从海上和皮岛等地对辽东发起进攻。

黄得功和贺人龙各领一部,北上过长城进入蒙古,联同蒙古察哈尔部对科尔沁发起进攻,牵制住科尔沁的主力,让其无法增援辽东建奴。如有可能协助阿古达木直接攻入科尔沁草原,压制对方甚至击败击垮科尔沁部。

至于首辅温体仁,兵部尚书陈奇瑜,右总参议吴襄,金吾将军周安民坐镇京师,居中负责后勤和情报工作,直接对皇帝负责。

命令下达后,众人心潮澎湃,大声回应,这时候皇帝朱慎锥宣布辽东战事在即,诸位尽快回去准备,翌日针对辽东战事的所有指挥机构就将组建,两个月内各部调动到位后约定时间同时在三个方向发起进攻,一举解决辽东问题,消灭建奴。

等众人陆续离开后,乾清宫没了刚才的喧闹,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朱慎锥独自一人站在地图面前,目光扫视着这幅硕大的地图,心中激动而又带着期望。

出兵辽东,他为之做了无数准备,而今天终于下定决心成为了事实。而且这一次出兵可以说朱慎锥把手里的筹码大部分压了上去,这一仗打赢了皆大欢喜,可一旦打输了,那么大明刚刚中兴的气象就会戛然而止,而他这个皇帝也必然会遭受到无数明枪暗箭的中伤,甚至皇位也将摇摇欲坠。

这场战争是具有极大风险的,朱慎锥心里当然明白,可他却必须要发动这场战争。

一来是现在的确是解决辽东问题的最好机会,多尔衮和豪格势同水火,双方已经展开了内战,假如这个时候大明袖手旁观,等豪格战败多尔衮顺势拿下朝鲜后,那么占有辽东和朝鲜两地的多尔衮就更不好对付了。

虽然豪格背后有着大明的支持,手里也有兵,还有朝鲜这块地盘。可问题在于大明不直接下场的情况下,仅凭豪格手里的这些筹码依旧不是多尔衮的对手。假如没有意外,豪格必败,败的时间无非长短罢了,等豪格被多尔衮解决掉,大明只能靠自己来面对多尔衮了。

二来,这几年对辽东的军事和经济封锁,大清的财政和民政都出了问题。哪怕多尔衮不管不顾采取高压政策从辽东统治区域不断搜刮以弥补不足,可这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趁他病要他命!朱慎锥可不是心软的人,落水狗不痛打?难不成等对方回过气来再出手?

至于其三,朱慎锥是考虑到国内的因素。这些年他虽然动用不少手段稳定了政局,对大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甚至还强压住了文官集团,对之前的东林党和诸党进行了清洗。可大明的情况很复杂,文官集团或者说既得利益集团早就在大明根深蒂固,要彻底铲除是根本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