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格和多尔衮的内战终于爆发,双方在辽东和朝鲜地区展开了激战。
在有了大明支持,并且真正掌控住朝鲜后,豪格的底气一下子就足了许多。而且随着盛京那边传来的消息,更让豪格对多尔衮极度不满。当听到布木布泰居然以皇太后的身份宣布多尔衮以摄政亲王进位皇叔父摄政王的时候,在汉城的豪格破口大骂,气的一脚把椅子都给踢飞了。
对于多尔衮,豪格本就和他不对付,尤其是当年正是因为多尔衮的缘故导致豪格丢掉了皇位。明明他才是皇太极的长子,大清真正的皇位继承人,可偏偏没能坐上皇帝的宝座,反而这个皇位落到了还是娃娃的福临头上。
在这个事件中,豪格可以说输的一塌糊涂,彻底断绝了当皇帝的可能。为此,豪格对多尔衮的怨恨可想而知,但大局已定他却无能为力,再加上福临为帝有着许多人的支持,尤其是太后哲哲和多尔衮站到了一起,豪格也是无能为力。
对于哲哲,豪格毫无办法,虽然哲哲不是他的生母,但哲哲却是皇太极的正宫福晋,地位相当于大清皇后。皇太极驾崩后,哲哲可以说是大清最尊贵的女子,她的意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哪怕豪格反对也无济于事。
没了哲哲的支持,豪格不可能登上皇位,最终就成了现在这个结果。虽然在皇位争夺上输了,但豪格作为先皇长子,当今大清皇帝的长兄,地位却依旧,而且哲哲这个女人也不傻,知道豪格和多尔衮的矛盾,她巧妙利用这个矛盾让豪格和多尔衮相互牵制,再加上让另一位辅政亲王济尔哈朗为第一辅政,以平衡大清内部。
可惜哲哲的想法虽好,但她却低估了多尔衮的野心和果断,再加上济尔哈朗这家伙又不堪重用,最终死了个不明不白。
哲哲死后,大清内部短暂的平衡被彻底打破,随着布木布泰上位成了真正的皇太后,这个本就和多尔衮不清不楚的女人直接就和多尔衮联手了,两人肆无忌惮勾搭起来,多尔衮先摇身一变由辅政亲王成为摄政亲王,再从摄政亲王变成了皇叔父摄政王,这一系列的变化豪格如何能看不明白?
皇太极尸骨未寒,布木布泰就和小叔子勾勾搭搭,豪格作为皇太极的长子如何能忍?再加上多尔衮对豪格的多次打击,和之前朝鲜的巨变,豪格已经没了退路,他清楚一旦听从盛京那边的命令返回,那么等他回去的一日就是自己身死的时候。
为了自保,也是为了报仇,豪格只有起兵造反一条路可走。而且他在大清也不是毫无根基,作为皇太极的长子,八旗勋贵中同样有不少人效忠于他,再加上多尔衮这两年的所作所为,对多尔衮不满者也有许多,在豪格看来只要自己在朝鲜振臂一呼,凭借手中的兵力再加上拥有朝鲜一地和背后大明的支持,定能击败多尔衮,从而把失去的一切全部夺回来。
可万万没想到,豪格究竟还是低估了多尔衮,更高估了自己。
在同多尔衮开战之后,豪格起初获得了些优势,领兵从朝鲜攻进了辽东,但很快就遭到了多尔衮的迎头痛击。
几战下来,非但没能打退多尔衮的部队,反而被多尔衮打的节节后退,原本渡过鸭绿江的部队狼狈撤回了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