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日过去,平壤城的护城河就被填平,坚固的城墙也在火炮的不断攻击之下摇摇欲坠。城下更是堆满了无数朝鲜百姓的尸体,依旧有数不胜数的朝鲜百姓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冒着火矢攀爬猛冲。
经历了残酷的战争,两边的朝鲜人都明白他们面临的结局是什么。守城的清楚如果平壤被打破的话,他们必然会遭遇多尔衮的屠杀。而攻城的也知道如果拿不下平壤的话,那么多尔衮会用更多的人命往里填,只有早一天打破平壤,那么自己或许能侥幸活下来。
等到第十日,战争更为残酷,平壤城头各处已是岌岌可危,见情况不对劲,豪格只能把自己的八旗精锐直接派上去顶住,这才守住了防线。可这样也仅只是暂时的,随着人死的越来越多,城外的尸体越堆越高,再加上攻城时多尔衮要求朝鲜人每人携带一袋泥土垒城,因为这个缘故,尸体和泥土混合的土堆从城外逐步延伸,最高处已快和城头平齐了。
按照豪格的预算,现在的平壤继续守基本是守不住了,短则半月,长则月余,平壤必破。
这时候,豪格已没了击败多尔衮夺回皇位的奢望,心中充满了对多尔衮的仇恨。
“毁灭吧!毁灭吧!一切都毁灭吧!本王得不到的,你多尔衮也休想得到!”豪格咬牙切齿骂着,之前京兀儿同他说的那些话突然从脑海中冒了出来,表情纠结的他凝神想了好一会儿,终于下定了决心,让人把京兀儿请来。
就在平壤展开大战的时候,豪格和多尔衮都没想到一直都没动静的大明却突然发动了。
这一日,在辽东,在山东,在察哈尔,明军三路大军在约定的时间中同时发起了进攻。
辽东战场上,祖大寿和吴三桂的辽军和关宁铁骑计三万人,再加卢象升、左良玉和曹文诏的三万多人,总计近七万人作为正面战场主力向前线开拔,所有部队先在锦州集结,然后沿小凌河、大凌河和十三驿一线直插杜家屯和西平堡,扫荡周边,再向盘山方向进攻。
因为大明这些年的以守为攻的战术再加上封锁政策,虽然辽西走廊的北部区域被建奴所占据,可在这些区域八旗并没有派驻多少兵力,几处地方加起来也不过几百人而已。
几年中一直没有动静的明军突然发起了进攻,这是建奴那边根本无法想象的。要知道自萨尔浒之战后的二十多年里,大明主动出击的次数寥寥无几,反而皮岛那边的毛文龙却出击的次数要比辽东那边多得多,基本上每次辽东战争的爆发主动权都掌控在建奴的手里,大明基本都是以被动防御为主。
而且明军不擅野战的说法在建奴心中已是根深蒂固了,这些明军守城还罢了,要野战几千明军根本不是上百八旗精锐的对手,他们哪来的这么大胆子主动出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