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寒舟难得一笑,道:“对,还有玄姬带来了鼠军也在帮忙。”
玄姬满意了,尾巴晃了晃。
张牧拍了拍玄姬的脑袋,说道:“让兄弟们再辛苦一下,魏先生带的三千战兵很快就到了,到时候他们会接手。”
这些匪兵的命运早就被张牧定下了。
潜渊山之前是天机山宗门,天机宗乃是道门,讲究天人合一,所以潜渊山脉内部其实孕养了不少矿脉,绿毛龟甚至还画了个图。
只是张牧不舍得让潜渊武寨的居民去挖矿,武寨暂时也不愁资源,这事就搁置了下来。
现在可好,白捡了六千多壮劳力!
张牧又和叶寒舟聊了些其他进城后的问题,不知不觉走到了县衙门口。
县衙门口站着五六名白马义从看守,见到张牧,齐齐行礼,口称见过寨主。
张牧摆了摆手,便踏步走入了县衙。
……
县衙还是以前的县衙,入门便是公堂,其上高悬“青天在世”的牌匾。
张牧绕过公堂,后面是一进宅院,此时一个身着文士长衫之人正在厅外等候,见到张牧走近,连忙作揖道:“前大运七品县令,不良文人闻浪见过潜渊山之主!”
张牧打量了对方一眼,对方大约三十岁左右,白面长须,确实有些眼熟,便拱了拱手:“闻大人有礼了。”
“寨主言重,在下已然辞官,目前不是大运县令了。”
张牧挑了挑眉,淡淡道:“放心,我查过你,算是个好官,我不杀!”
那闻浪自嘲一笑:“城破之时,在下以命殉国,死志可达上苍,如今人未死,是我个人运道。国朝恩情已报,我与大运再无瓜葛了。”
张牧闻言,重新打量了一番闻浪,说道:“赵先生说与我是故交,不知交在何处?”
说着,张牧走进正厅,直接在主位上坐了下来。
闻浪也跟着走了进来,脸上浮现一抹笑容,道:“两年前,城南酒楼,银潮之议。”
张牧闻言,脑中仔细想了想,再看那闻浪,立时有了印象:“原来是你!”(详见第一卷第57章)
“正是在下。”闻浪轻笑道,“没想到当初一别,再见面竟然是这番景象。”
张牧眼色柔和了少许,道:“当时先生就是要来接掌县令的吧?”
闻浪摇了摇头:“当时我乃是张首辅安排的采风使,游走大运,了结新法之下的国计民生,形成报告,以供国策参详。”
“那后来怎么……”张牧想问怎么成这里的县令了。
闻浪眼神古怪地看着张牧,说道:“前任县令突然暴毙,事后调查又涉及世家,这万安县就成了个烫手山芋。”
“而采风使本就是张首辅设置的预备县令。”
“于是吏部的任命就到了我手里。”
张牧闻言点了点头,又问道:“阁下请我来,是想与我谈什么?”
闻浪站起身,再次作揖:“我有三个问题。”
“第一个,阁下可要长据县城?”
张牧摇了摇头:“我本是为救人而来,不过既然来了,就顺便把这城也救一救。”
“救完了,我就要走了。这城,还是大运的城,你这官,还是大运的官!”
闻浪脸色不变,再次问道:“白莲贼抢掠的本县银粮,寨主还不还?”
张牧轻哼了一声:“我抢的是白莲教,与百姓何干?”
闻浪面色一变:“银钱可以拿走,但粮食,是全城百姓命之所在,大人若是不还,这城就白救了。”
“三成,只要三成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