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火焚青雀13

院中以段七、老翁为首,已经跪了一院子的人。

段侯道∶今夜之后,本侯不再是你们的主人,你们也忘了椴国,忘了臂上的印记,重新开始生活吧。

老仆哽咽着膝行几步,道∶侯爷,我们生死都要与侯爷一起,我们不走!

我等亦生死与侯爷一起!

所有人都抬起头,高声道,眼中含着泪光。

段侯子然而立,墨裳随风摆动,语气依旧很静∶今日种种,皆是本侯咎由自取,是本侯为一己之私,坐视痈疮不理,纵容齐王荒淫。这一日,早晚都会到来,亦是上天对本侯的报应和惩罚。

你们去吧,日后要像所有普通百姓一样,勤劳耕织,本分做人,勿扰律法,安安稳稳的过完这生。

段七,发放银钱吧。

段七沉默起身,带着两个家仆,将事前准备好的银钱——发放到众人手里,哭声渐渐响起,众人领完钱,依次到院中向段侯磕头,有的红着眼,有的泣不成声。

众人陆陆续续散去。

很快,院中便剩段七、老仆和寥寥几个心腹。

天边悬着一弯冷月,段侯独立冷月之下,面孔比月光还要皎然高洁,他仰头望着天际一会儿,问段七∶可都准备妥当

段七点头。

段侯道∶你们也出发吧。

语罢,段侯转身,要回堂内,老仆再也忍不住,奔前几步,唤道∶殿下!''

段侯脚步微顿,顷刻后,道∶前尘往事,皆成尘埃,就不要再提了。

老仆惨然道∶侯爷便不再看一眼小公子么

段侯道∶不见了。你们带着他,好好生活,他是个通透的孩子,以后更大些,会想明白的。

侯爷!

老仆凄声再唤,段侯身影已没入聚英堂中,正如天边那弯最终被乌云遮掩的冷月一般。

齐国王宫灯火通明。

除了守城将领,所有文武官员都被齐王连夜召入宫中护驾。

齐王正立在殿中,由宫人服侍着披甲,高大威武的身影在殿中投下一道长长影子,百官以丞相田阕为首,都静默立在殿中。

齐王阴沉着脸,眼底阴云翻滚,怒不可遏,听到隋兵攻城消息,先骂了句黄口小儿,便命宫人捧来战甲。

百官惶然立在殿中,既担心隋军攻进来,等不到天亮,就要成为隋国太子刀下亡魂,又担心齐王阴晴不定,要大开杀戒,拿他们出气。

齐王年轻时勇猛善战,当上国君后虽然很快堕入荒淫无度的昏君生活,但仍保持着威猛魁梧身形。

齐王腰间挎着那柄曾随他征战沙场、浴血无数的宝剑,缓缓转过身。

寡人的将士们何在

齐王高声问。

殿外兵甲林立,齐刷刷跪了下去,高呼王上千岁。

齐王一下又找回年轻时英姿勃发的场景,满意点头,问田阕∶爱卿看,寡人这一身装束如何

田阕躬身答∶王上英武,不减当年。

齐王哈哈大笑,问;尔等今夜可愿随真人死战保卫齐都,保卫喜人的产国!

田阕第一个跪了下去。

其他文武官员也纷纷跪下。

但田阕毕竟是个老谋深算的丞相,他深知,齐王荒淫多年,身体早非年轻时可比,他道∶臣等愿誓死追随大王,只是隋国发兵数万,只靠齐都兵马,恐怕难以为继,大王应立刻调集淄、兖二城的兵马,入王都勤王。

这是自然的,让舜英替寡人传令便是。

齐王左右一扫,忽问∶舜英呢

舜英,是段侯的字。

百官们自顾不暇,自然不知段侯的事,这时,宫人在外禀∶段侯到。

段侯一袭墨裳,携剑进殿,向齐王行礼。

齐王大喜,亲自步下玉阶,来到段侯面前,扶段侯起来,道∶寡人就说,寡人有难,舜英一定会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