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山以东……这不就相当于,把整个新罗,赐给他吗?
对新罗,百济已经垂涎已久。
两国是多年的冤家,打了无数场仗。
因为两国处于同一个生态位,想要扩张只能打互相的主意。
总不能北伐高句丽吧?
如果能得到大明的支持,将新罗收入囊中……
但!
“大明皇帝的好意,余心领了。奈何百济国小民穷,无法替皇帝牧守东方啊。”
义慈王礼貌地表示,大明是不是有点“诏书开疆”了。
毕竟新罗也妹在你大明手里啊。
要不,大明皇帝去劝劝新罗那老娘们儿?
“呵。”明使早就料到了对面会这么说,嘴角露出轻蔑的笑容:
“国小?陛下会让你的国土增大。民穷?陛下现在就让你国富起来。”
接着,他向身后一让。
随行扈从推来一辆辆车,将倒斗在殿上一翻。
哗啦啦——
成堆成堆的铜钱,就像沙土一样,倒在了义慈王的面前。
所有人的眼睛都直了。
这些,都是如假包换的硬通货,如假包换的开元通宝!
看着这几个土老帽像乌鸦一样,被亮晶晶的玩意儿勾去了魂,使者就感到好笑。
他也懒得掩饰自己的嘲笑之色,在国王面前就这么笑了出来:
“呵呵,少见多怪,这些算什么?不过是我们陛下给你的些许见面礼而已。
“还有更多,就看你有没有本事拿了。”
咕嘟……义慈王被大明皇帝的出手之阔绰震撼了,艰难地咽了口水,哆哆嗦嗦地说:
“余……慑于陛下威严,不知该如何报答……”
用词已经从“大明皇帝”转变成陛下了。
使者嘴角勾勒,在众目睽睽之下大步向前,旁若无人地贴到国王身边,以一种十分失礼的举动,附在义慈王耳边低语道:
“唐国在扶持新罗。你知道该怎么办吧?”
扶余义慈浑身一震。
他明白对方的用意了
作为新罗的邻居,他当然知道大唐派了许多船渡过大海,登陆新罗。
之后,新罗就和磕了药一样,疯狂地进攻北方强邻。
这其中有什么内情,义慈王也不知道,义慈王也不敢问。
但他知道一件事——他和新罗是仇家,而新罗也觊觎百济好多年了?
如果唐新联军的进展顺利,他和百济的结局大概率不会太好。
他的出路有且只有一个。
夹缝中的小国,是没有资格当墙头草坐山观虎斗的。
要么倒向一方,要么寸草不生。
“可是……对方可是大唐啊。”
义慈王惊疑不定。
他并不是在推脱,巨唐给周围蛮夷造成的心理阴影实在太大了。
我打大唐,真的假的。
“哼,蕞尔小蛮,孬种也就罢了,你还蠢。”
大明使者一点也没有给小国国王面子,开口就喷。
百济君臣不和明使计较,是因为他们修养比较好,绝对不是怕他后面的那个神秘巨无霸。
“唐国和新罗隔着什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再好好想想。”明使给对方打了个哑谜。
义慈王挠破脑袋也没琢磨明白,干脆也不要这国王架子了,拱手一拜:
“请天使明示。”
那使者一脸“不出所料”的鄙夷模样,道:
“唐国和新罗陆路不通,只能漂洋过海。而现在是夏季,台风肆虐,航运大受影响,唐国能运多少人员物资到新罗?
“所谓唐新联军,不过是唐人在后指挥,新罗卖命填线而已。但你们不一样。”
明使改用扶余土话,似乎在和百济人说掏心窝子的话,莫名让人觉得极有说服力:
“你们和我大明有陆路可通,你们若有难,大明可以随时提供支援。
“比如,这些。”
他用下巴点了点堆成山的铜钱。
“你说呢,燕王殿下?”
义慈王的脸颊滚落汗珠,喉咙动了一动。
使者说的好似恶魔低语,很危险,但让人难以抗拒。
海量的财富,新罗的土地。
以及,被华夏文明册封为王……
这些都是他以前做梦也不敢想的利益和荣耀。
他的老对头、新罗国王金德曼,把唐国都舔爽了,也才只捞到一个乐浪郡公。
而大明要封他为王!
华夏文明的辐射之处,即使在百济,也是有华夏情节的。
他们莫不视被华夏正朔册封为人生最大的骄傲,以及压服国内其他贵族的最大砝码。
而今,对义慈王和全体百济人来说。
天无二日,他们心中只有大明一个太阳啊!
许久,他从王位上起身,向明使行藩属国的跪拜礼:
“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次日。
百济军倾巢出动,突袭守备空虚的新罗国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