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夭寿了,皇帝差点被气死了!

在惊慌逃窜的土人身后,深不可测的丛林之中。

冲出来一群武装到牙齿的武士。

具甲武士他见过,热带丛林他也见过。

可是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刚好打在朝集使大人的思维盲区了。

我去,该不会伪明的那帮叛匪突然脑筋搭错,选择从交州登陆,妄想从南方推到北方吧?

他觉得好怪,再看一眼。

然后发现了更吊诡的现象。

那些甲士手持唐刀,盔甲也很精美,都是华夏式样。

然而队形却很散乱,典型的无组织无纪律。

甚至还有很多人嫌热,把头盔盔甲什么的脱了随地乱扔的,暴殄天物。

也就是这么一脱,让朝集使看清了那些士兵的面相。

他们比交州土人还要黝黑瘦小,像猴子似的,身上套着的铠甲大了好几码,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做“沐猴而冠”。

显然不是华夏人。

“对方是林邑的蛮夷,不知从哪里捡到了大批武装,北上入侵交州。”

李承乾面无表情地说着,已经出离了愤怒。

李治张了张嘴,看着老哥的这副臭脸,还是把涌到嘴边的问题给咽了下去。

这还需要问吗,在背后给林邑塞大宝贝的,除了李明还能有谁?

丛林里不会真的长出全套唐甲唐刀吧?

“他可真是一位养狗好手啊!先撺掇交州,交州不行再撺掇林邑,总能找到一条甘愿为他卖命的好狗……”

李承乾咬牙切齿,脸颊上浮现出不健康的潮红。

老十四的一番骚操作,属实要把他气出病来了。

他现在无比后悔,自己怎么能先开第一枪,先和大唐的好狗新罗发生勾结。

结果大明的后方没有扰乱,反而打开了李明小老弟的思路,也依样画葫芦,在大唐的后花园疯狂养狗。

这场养狗大赛对大唐十分不利。

因为和对边疆掌控力弱的大唐不同,大明用甜枣、大棒和迷魂药(魔改宗教)三板斧,基本摆平了四方夷狄。

境外的蛮夷在宗教的蛊惑下躺平等死,而境内的蛮夷则紧密团结在李明陛下的周围,共同建设大明特色的封建主义。

这导致李承乾无法在大明的后方找到战略支点,进行对等反制,只能被动挨打。

“陛下息怒,我们何必与那顽童一般见识?况且交州土人有反乱之心,就放着他们自生自灭又如何?”

李治担忧地看着皇帝越来越阴沉的脸色,赶紧劝道:

“退一步想,交州再怎么乱,毕竟距离中原遥远,不会产生多大的实际影响。

“我们越搭理他,他就越来劲。可我们如果置之不理,他又能奈我何?”

李承乾的视线移到李治身上,把对方吓得立刻住了嘴。

“你的意思是,放弃交州,任由满意入侵?”

李治不敢吱声。

“唉……你不在其位,不知其忧。”李承乾一语道破。

李治两腿一软,当即跪了下去:

“臣不敢!绝不敢有非分之想!”

当皇帝说出类似“你要不在朕的位子上坐坐”这样的话时,你最好低调点,别傻呵呵地回答“好啊好啊”。

不过李承乾的本意倒也不是在试探老九,他是真的在讲治国的难处。

“我大唐是天朝上国,泱泱大国岂可失了威严?

“如果打碎牙齿往肚里吞,让蛮夷失去了对天朝的敬畏,会发生什么?”

“被四方蛮夷群起而攻之……”李治跪在地上,低着头喃喃。

毕竟五胡乱华也殷鉴不远。

“西边的吐蕃正虎视眈眈。如果我们暴露出了软弱,他们势必会把手伸过来。”李承乾继续说道:

“交州离华夏核心区遥远,那吐蕃呢?他们离关中只隔了一个大非川。”

李治听得嘴角微微抽搐。

父皇和大哥从大非川出发,一路下坡踩油门飙到长安,把他赶下摄政宝座,这教训就发生在几个月之前。

“起来吧。”李承乾语重心长地教导道:

“治理国家不能只算小账,要算大账。”

李治肃然。

“陛下所言甚是,是臣考虑欠妥了。”

就这样定下了出兵的总方针。

“只是……”

只是出兵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极难。

连官员都被吓得宁死不去交州当都督,士兵们的待遇可远远比不上官员呢。

曾有四百名士兵赴交州换防,结果第一年就因为瘴气死了一半。

如果真的要调兵平定,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