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校场领饷,不带甲兵

古代交通不便,大规模行军,能走的路就这么几条。而轵关陉相当于在太行山上开了一道从河北直达关中盆地的虫洞。

老秦人当年就是走这儿的驰道,东出山东揍了韩国一顿。

而路是双向的。

今日的山东人,自然也能通过这条道西进关中,反扇关中人一个耳光。

安排必须要妥当。

“陛下将如此重任委托与我,如果我没有立下功绩,碌碌无为,负了皇恩,那就……”

程知节的心里七上八下的,毛躁得很。

让降将驻守连接京城的咽喉要道,这绝对算得上是重用了。

李承乾陛下别的可能不行,但是在对手下人宽宏大量这方面,可一点也不输太上皇,用人不疑。

这就让老程很是感动了,必须千方百计地做出些业绩给朝廷看看,证明皇帝陛下没有信错人。

所以,大唐的朝廷他压根儿就不需要事先得知对面大明“明修堡垒暗渡太行”的计划,自己就连连提高了这条咽喉捷径的防御等级。

而程知节又立功心切,层层加码,在整条只有四五十里长的陉道上,设置了无数的哨卡关隘、明哨暗哨,把轵关陉防守得滴水不漏。

而明军的动向,似乎也在印证着大唐人的未雨绸缪是多么有先见之明。

在大明打出旗号、和大唐正式撕破脸开战以前,山东的大明军队就在轵关陉的东部起点附近、属于大明境内的那一段,开展了频繁的军事动作。

一会儿搞操练了,一会儿搞军演了,一会儿又大规模调度了。

搞得风风火火,好不热闹。

把山那头的大唐人给整得神经衰弱了都,生怕哪天一觉醒来,发现明军已经走这条道偷鸡,直捣长安了。

所以自然而然的,明军的动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唐军部队聚集在轵关陉上。

不仅二三线的普通卫戍部队在此地驻扎,甚至为数不少的一线野战精锐也来这里凑热闹。

众所周知,野外作战并不是随便拉几个壮丁就能进行的,野战军是很宝贝的。

尤其当大唐还在重点加强漫长的黄河-中原防线的时候,往轵关陉分兵无疑会让前线的兵力捉襟见肘。

而高强度又徒劳无功的巡逻防御,对一线部队士气的消磨也不容小觑。

但是,程知节觉得,这一切不是资源浪费,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轵关陉,不可不防啊!

鬼知道狡猾狡猾滴明军,会往这条简直为偷鸡而生的太行陉,投入多少兵力啊!

他是吃过李明的亏的,所以为了防备李明,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结果就是,大唐的虎狼之师云集于此,守在这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山间驰道上。

随着战事的爆发和进展,所有人都绷紧了神经,警戒万分,时刻注意着驰道上的风吹草动。

一天过去了……

一旬过去了……

一个月过去了……

一等就是几个月,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别说大明的野战军了,连半个山东佬的影子都见不着。

“程将军……”副将忍不住在他耳边小声问:

“会不会……山东佬压根儿就不打算走这套道啊?”

这问题一下子就把程知节给干得恍惚了。

他自己心里也觉得不太对劲。

外面的几条战线都打烂桃子了,但是轵关陉风平浪静。

在夜深人静的夜晚,结束了一整天疲劳又无用的任务以后,程知节也有过不止一次的疑问——

李明那厮该不会虚晃一枪,预判了他的预判,故意放他们鸽子吧!

可是……

“报告将军!”

传令兵火急火燎地跑回来回报,脸上甚至还带着兴奋的表情。

程知节顿时精神振奋,甚至可以说大喜过望:

“怎么?伪明的山匪来进攻了?”

“快了快了!他们的部队已经在山脚下集结了!”士兵兴奋地嚷嚷着侦查的结果,证明自己不是在吃干饭。

“……”程知节的心情肉眼可见地萎顿了下去。

这段时间,他收到太多太多这类似是而非的情报了。

不消说,明军的这种行为艺术,最后肯定没有什么结果。

程知节甚至怀疑,对面已经知道了他的斥候一直在暗中视奸,特意演戏给他们看呢。

但是话又说回来,大明这般在唐军的鼻子底下撩拨,要让他放着不管无视之,也是不可能的。

“狼来了”的故事他虽然没有听过,但中心意旨他是晓得的——千万别低估了李明那厮的下限!

“加强警戒,增加巡逻班次,从五人一组增加为七人一组,给我时刻盯紧了,一息也不能离开你们的视线!”

程知节沉声下达着命令。

“我自会上奏朝廷,请求更多增援。”

…………

轵关陉再往北约四百里左右,大约是八百里太行山的中段,也有一条陉道。

井陉。

此处是南北太行山的分界处,连接着大明河北的苍岩山和大唐并州(山西阳泉)。

地理位置说重要吧,优先级肯定是大大不如京城的快捷方式轵关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