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怎么开展工作?
“被套路了啊!”
校尉长吁一声。
这儿荒郊野岭的,园区并不挨着县城,坐11路公交车南下蒲州和手下会合比较危险。
该怎么脱出困局呢?
“你去干嘛?”
包工头发现了这个鬼鬼祟祟的家伙,大喝一声。
“我……解手。”校尉心虚地回答。
“就在树丛里快点解决,我们要干活了。”
“啊?!”
校尉这才恍然意识到此番遭遇的最大危机——
缺了大头兵,就得他自己亲自撸起袖子干活挣工分了!
“我,我……”
“我什么我?”看着这货六神无主的样子,包工头无奈地叹气,交给他一把铲子。
“看你不大聪明的样子,身体倒是挺壮实的,你就去刨树根吧,至少不用动脑子。”
“砍树?让我去砍树?”校尉拿着铲子发愣。
包工头没搭理他的疑问,自顾自往下说:
“不是砍树,把树根连着树干,尽量完整地刨出来,这样树还是活的。
“看见那个山头没有?跟着你的工友,沿着山峰画一个圈,把沿线的树都给挖出来。
“然后放把火,把圈内的草木都给烧了。
“再然后,将你挖出来的树,都给移栽到县城里去。”
这一套操作,把校尉的小脑仁给干烧了。
又是栽树又是放火,你们大明人是要左脚踩右脚、螺旋上天吗?
包工头踹了校尉一脚:
“你就照做便是,跟你说你也不懂!”
便丢下蒙圈的校尉,开始吆喝其他人了。
校尉傻傻地看着手里的铲子,又看看正干得热火朝天的其他民夫。
他知道,那些低头劳作的牛马之中,必然也有其他被打散编制的大唐战士。
但是,他们之间没法相认。
毕竟他不可能挨个去问:你好,请问你是大唐细作吗?
找死也不是这么个找法。
接下去该怎么办?
真得干活?
…………
几日后,蒲州。
那一百唐军士兵鱼贯下船,发现和自己的领导联系不上,失散了。
群龙无首啊!
几人抽空碰头一合计。
“接下来怎么办?校尉不在,我们自主开展行动吗?放火,暗杀,还是拔钉子拧螺栓?”
“我觉得先挣工分要紧。”
“我也觉得。”
“呔!你们忘了陛下的恩情了吗!”
“可是这里晚饭加鸡腿啊。”
“……你们说得有道理,我们到了新地方,应该先缓一缓,熟悉熟悉情况。”
难道李明就不是陛下,他的恩情就不是恩情了吗!
唐军的诸位就此在蒲州安定了下来,批判性地开展劳动、食用鸡腿。
…………
类似的故事,在山西各地上演。
五千唐军“卧底”,和百万大明民夫一起,被随机分散到了山西大明实控区的各个角落。
好消息是,李世民陛下的构想实现了,他撒出去的细作真的像往大海里扬了把沙子,根本挑不出来。
坏消息是,他们真的就像一把沙子似的,被海水冲得到处都是,连大唐方面也没办法把他们组织起来。
好在唐军将士还是很敬业的,一边兢兢业业地给大明打工挣工分,还不忘抽空给大唐方面送情报。
只是这些凌凌漆都是半路出家的,情报给的毫无营养,堪称灌水。
垃圾情报源源不断地涌入晋阳府,淹没了李世民的书桌。
“修桥,铺路,开荒,种地……
“哦,总算有份新奇的情报,大明先放火烧树、再重新植树。
“呵呵,真是充实的生活啊。
“呵呵,真是卓有价值的情报啊!”
李世民气得把桌子掀了。